分卷阅读141(1 / 2)
老老实实坐好,蒋红梅和余国梁就在她旁边坐下。
卖掉厂里刚引进不久的设备也不是什么长脸的事情,厂领导也没多说什么,直接就让开始了。规则也简单,就是厂里定了个底价,大家举手竞价,价高者得。
厂办主任介绍完规则后,就说:“那大家开始吧!”
话音刚落,厂办主任就见会议室后方一个皮肤黢黑的男人突然站了起来,男人似乎有点紧张,说话声音有些发颤,但是很响亮:
“开始竞价之前,我希望厂领导能明确一件事,就是你们如何确保在座的购买生产线以后是用于生产,而不是转手倒卖,钻空子挣国家的钱呢?”
第75章 生产线到手
余国梁的话一出来,现场顿时一片死寂。
如果往前推那么几年,国营工厂的设备是不可能卖给私人的,但这几年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很多事情界线就不是那么严格了。一切以经济为中心嘛,他们有设备要处理,而正好有人想买,一拍即合的事情。
但要是说到趁机钻空子挣国家的钱,这问题就严重了,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一不小心是要被追责被处分的。
台前的几位厂领导面面相觑,神色不一。
严厂长则是皱起眉头。
他年纪不小了,很多方面想法都比较保守,但同时,他知道自己的短处,所以也是尽量在学习新思想新知识,厂子里大家有什么新的想法,他也是尽量支持。
就像上马罐头生产线,还有在内部搞生产线竞标,这些事情最初都是下面提的建议,他慎重考虑后都同意了。
虽然罐头生产线最后失败了,但这也不是一个两个人的责任,市场经济嘛,一切都是新的,既然是尝试,失败也是在所难免的。
作为军工厂的大家长,严厂长很清楚,自己没有足够的创新能力,但他是个负责任也敢于担当的人,他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把握大方向,给勇于创新的同志们做好保驾护航。
决定卖生产线给私人的时候,严厂长倒是考虑过政策的问题,还特意找上级主管部门询问了,确定没问题才拍板的。
但是他确实没有考虑过转手倒卖的问题。
这也是因为像他这样在公家单位待了几十年的人,有着根深蒂固的思维惯性,认为购买机器设备就是为了办厂,并且是重中之重的事情,所以,私人向公家单位购买设备是正常的,而厂家向私人购买设备是不可能的。
个体户、乡镇企业再红火,他们也只能在吃饱穿暖的事情上下功夫,重工业就不是他们能涉足的。
再说,个体户从南边倒卖些衣服、电子产品过来卖是可能,可你要说个人倒卖机器设备?严厂长真是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
可偏偏,在竞价之前,有人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严厂长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但是他又很快反应过来,虽然他认为不可能,但是这件事理论上来说是具有可操作性的。
现场的气氛有些凝滞,厂办主任看了眼厂领导后,指指余国梁:“这位同志你坐下,咱们是公开竞标,目的是以合理的价格处理掉厂里闲置的生产线,我们只需要保证价格合理就行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