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9(1 / 2)
老老实实地去了?这会儿就啥也不说了,所以又名从心。】
谭黎川和赵鑫四目相对,各自微笑。
此时尚且年轻的两人,何尝不知道对方已经心动。
但他们仍然一句话都不说,保持矜持,只在心里默默盘算:如果到时候女子也都能参考,那他们是不是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
【景化元年恩科就在这么吵吵闹闹中度过了,大家都显得非常满意,至于谁是真的,谁是装的,那只有鬼知道了——咳咳,其实史书记载得很清楚嘛,虽然正史对这些写得不够详细,但我们有各方面的传记补充。
毕竟隐私是什么东西,无所不能的史官,怎么可能猜不出你们这些人的弯弯肠子?】
无所不能的史官脸都绿了。
这天幕说得他们像是飞天遁地、能察人心一般,一个月前又骂他们歪屁股,简直是恨不得他们死啊!
虽然这样想着,史官还是奋笔疾书,记录下这一刻。
【景化元年即将结束前,梁晓梁济川还送上了一件大礼,那就是他努力著书多年的成品,《一文钱治百病》的终稿。
中宗得知当即大喜,各地立刻开始刊印此书,然后他就琢磨着给这书取个名字。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一直站队在他身后的萧见和都受不了了,委婉地说:“陛下所取之名实为天意,可惜百姓难以理解其中深意,若有无知之人误以为此物是那无谓闲书,虽是此人过错,仍是浪费了梁太医一番苦心。”
萧见和,你是会拍马屁的,听听这高情商发言。】
萧见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深觉自己已经掌握了与上对话的精髓。
第一步,吹捧。第二步,甩锅。第三步,说明后果,表达惋惜与遗憾。
任恒眼睛一亮,果然跟着天幕,开始逐字学习。
萧见和这小儿,虽然和他爷爷学了一身酸儒的气质,某些话还是可以听一听的。
【中宗无奈放弃了自己那一堆uc震惊体标题,讪讪地说:致平不用这样吹捧我。然后选了其中最平常的那一个,皆大欢喜。
景化二年,一整年都非常平静。除了周仪和周信二人再回北疆——噢,这会儿他们已经改名换姓了——回去体验一把老爹当年的悲催往事。当然,在钱粮上他还不至于克扣两个娃,只对他们说:真正的勇士,能直面惨淡的人生。
据说二皇子听完一晚上没睡好,深夜跑到姐姐府上,悲痛难抑地问:父皇是不是看我不顺眼?不然他为什么要害我呢?】
顾寻辉:“?”我的儿子居然如此软弱?
弘安帝:“?”我的曾孙怎么不似其父?
昭平公主&周叙言:“……”这到底是像谁呢?
就连沈明哲都微妙地沉默了一下。宁朝未来的皇帝,当然不可以是这个性格!
但是……他又开始洗脑自己,这位周信不是还没出生吗?还能重新摇号啊。焉知这位新的周信不是明主呢?
【把他姐姐差点笑死,好歹哄了半宿。两人风尘仆仆回到雍州,没过多久,因为战事过于平静,改名钟琮的周仪又被调到甘州定远关。
景化二年对宁朝而言是一个平静的年头,但对于北狄来说并不是。北狄走的路线是扶持代理人,很难说何赵和北狄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些不能说的关系。
不过有没有都无所谓。北狄趁着宁朝四年内乱,极大地扩张了自己的地盘,原来漠北的其他部落纷纷被它吞并,又分给三大副汗治理——没错,事情就在这里发生了转折。】
任恒对政务一窍不通,全靠兵部侍郎替他查漏补缺。但他对全国地图熟记于心,随口就道:“甘州同样是边关,不过从前北狄还没有扩张到这里,他们要接近甘州,还得取道向南,否则会被室韦人发现。”
显然,天幕所说的漠北部落已经被吞并得不剩多少,甘州原本临近室韦,但现在也被北狄所控制了。
而这同样是弘安帝去世后那四年乱世造的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