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1 / 2)

加入书签

子继承王位后,一直闭门不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摆明了谁都不帮。

如果让五皇子登基,那么他能不能镇住几个如狼似虎的叔叔?

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这时候,中宗几乎等同于一个摄政王的身份。以萧宜春的眼力来看,能带兵的中宗,外能镇守国门,内能震慑亲王,实在是居家旅行之必备良药。

至于让四皇子断腿这种事情……这重要吗?明明是他自找的嘛。】

五皇子心里苦。

我就真的这么没用,这天幕居然这样诋毁我?

他掐指一算,弘安三十一年,自己也快二十八岁了。

难不成我真只长年龄,不涨阅历?

旁边肩并肩的四皇子则心里更苦。

好你个萧宜春,什么叫我断腿不重要?要叫我逮住机会,一定要你好看!

【在后人看来,很难想象仁宗会轻飘飘放过中宗。但就和他的庙号一样,本就举棋不定的仁宗,在萧宜春的劝告下,只罚俸三年,随后让中宗迅速回到北疆。

有人想问,为什么仁宗不担心中宗谋朝篡位?明摆着的,他这么心眼小的人,胆大包天到把皇子变残疾,他真是什么都敢做啊!

对此,史学家的解释是……】

天幕渐渐暗了下去,片刻后,一道微光重新亮起来,原来是一盏昏黄的烛火。

众人仔细看去,这次的景象是一个封闭的房间里。跳动的烛火只照亮了前方的方寸之地,一个人影背对弘安帝跪着。

【这是电视剧景化大帝选段,有部分艺术加工,但总体还算贴合历史,咱们刚好来看一下。】

画面中,弘安帝往前走了两步,他的声音有些疲惫。

“行远,我知道你是故意的。”

那背影微微一颤,片刻后,他转过身来。年轻的中宗看起来很沉默,大约也是长久的禁足中,终于磨去了他那些浮躁的气质。

他正对弘安帝叩首,只说了一句:“臣有罪。”

弘安帝没有理会他的回复。他缓步走到蒲团前,看到前方摆着的牌位,忽然笑了笑:“你倒是会装模装样。”

被烛火瞬间照亮的,不只是弘安帝须发灰白的脸,还有牌位上的几个大字。

“皇宁孝贞安皇后温氏神位”

弘安帝眼角的锐利触水般温和下来,抬手轻轻抚摸着牌位,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良久,他道:“朕可以饶你一命。”

这番话显然没有说完,青年没有急着谢恩,而是静静等待后文。

“朕早知你为人梗介,不通权变。你一去北疆五年,穷成这样,竟也不舍得向朕求饶。”皇帝深深吸了一口气,似乎说得太长,因此缓了口气,看着青年朴素的衣衫和袖口,这才继续道,“你这脾气,换了朕,谁能容下你?”

这不是一个问句。长久的沉默之后,青年俯身拜道:“臣知陛下多有宽容,陛下天恩,臣万死难报。”

弘安帝没有理会他这番废话,思考片刻后,继续道:“朕之五子钟钦,朕要立他为太子。你在北疆耕耘多年,想来有些心得。”

青年怔了怔,痛快承认:“北疆巡安军,是臣一手扶持。”

“朕要你世代镇守北疆、庇佑一方百姓。若无皇命,永世不得入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