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0(2 / 2)

加入书签

刚想找户人家询问,就听到身后有人问话,“你找谁家?”

周想转身,身后的人正是张叔的三儿子,张里康。

二十好几没有娶到媳妇,二姐给凑的钱,去偏远山区带了一个女人出来。

连续生了两个女孩,俩人出去打工,女人见识了繁华,非要跟他离婚,用带字是好听,其实是买的。

但是女人知道拿起法律武器,威胁他,于是离了,孩子一人一个,女人另嫁享福去了,他带着个小闺女,浑浑噩噩到了五十多岁,在工地做事时跌断了腿。

拖累了二姐和他小闺女,直到送走了他,他小闺女才嫁出去。

思绪一闪而过,对着如今只有十二岁的张里康,周想开口,“我找张加忠家。”

“张加忠是我爸,走,我带你去我家。”

周想跟在他身后,到了张家。

门朝南的两间低矮的土坯房,东边是一间锅屋,西边的地窖口,塞着稻草。

立稳自行车,周想对着从屋里走出来的人,喊道:“张叔。”

“是想想来了?快进来,屋里暖和。”

周想进了屋内,两间屋子没有隔开,顺着四面墙,摆了四张床。

周想在靠近门口的床边坐下,掏出介绍信和证明,还有张里安的毕业证。

“事情已经办好了,让里安哥去刘镇供销社报导,元月一号就能上班了,三个月后考核过关,就能转正,用心学,争取一次考核就能过关。”

张加忠没想到竟然给找的是正式工作,眼圈立刻红了,“谢谢,谢谢,代我转达对你妈妈的谢意,我知道这次肯定出了很大的力,我,我这心里觉得亏欠了她。”

说着,眼角的泪水滑落。

周想暼见,心里很感慨,生在这样的一个年代,把正式工作和城镇户口看的太重要,仿佛是能改换门庭光宗耀祖的事情。

到了后来却如同鸡肋。

“好了,我回家去了,路太难走了。”

张加忠挽留,“不许走,你第一次来我家,怎么能不吃饭就走呢?吃了中饭再走。里康,喊你妈和你大哥回家,就说家里有客人。”

张里康快速的跑了出去,周想无奈,只能留下,强行离开,会让人觉得是瞧不上人家,连顿饭都不吃。

最先回来的是张里安,当他听说有客人时,就有感觉是周家人。

果然,是周家小闺女周想。

张加忠看到大儿子气喘吁吁的跑回来,明白他的期盼。

“你想想妹子来送证明来了,明天你就去刘镇供销社报导,正式工作,不过三个月后要考核。”

张里安的激动比他父亲更甚,直接抱头蹲下,那颤抖的肩膀,叫周想不知道该怎么安慰。

难道告诉他,不必激动,十几年后饭碗都打破了?

很久,张里安才平息心情,站起身体,对周想鞠了一躬,“谢谢!真的很感谢。”

周想无奈的躲避着,重生回来自己总被人鞠躬行礼。

“行了,不要太激动,考核还需要你自己努力。”

张婶回来,激动的去锅屋做饭,周家一直帮着自家颇多,现在周家来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好好的招待。

饭桌子上,只有周想和张家父子,一碗咸肉炖粉条,一碗炒鸡蛋,一盆冬瓜汤,配上碎米饭。

周想见此,明白这已经是张家最好的招待了,所以,并不会客套的叫张家所有人一起吃饭。

她尽量的多留下肉,说粉条好吃,结果,离开的时候自行车后面带了一大捆的粉条,推脱不掉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