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8 章 人前人后(2 / 2)
但他还是反击道:“若祢衡见了奉孝,必定会觉得奉孝才是最奇怪的那人——毕竟你总是,无处不在。”
郭嘉起先并没听懂顾至这句隐晦的埋汰,直到看到他与荀彧肩并着肩,像是要前往某处的模样,才回过味来。
“好啊,明远,你这是把我嫌弃上了?”
他哪有无处不在?不就是打扰了这两位眷侣的雅兴,觉得他碍眼么?
“好好好,既然嫌弃我——那我更要留下。”
因为郭嘉的强行加入,去食肆吃饭的队伍,从两人增加到了三人。
饭后,郭嘉硬是到荀彧与顾至的住所蹭了一顿酒。
等听完朝会上发生的事,郭嘉啧了两声,颇有些幸灾乐祸。
“这朝会如此热闹,闹得我也想去瞅一瞅,见见祢谏史的风采。”
这当然是戏言。
不说郭嘉是曹操个人的属臣,不能去上朝,就是能去,郭嘉也不愿意。
“话说回来,”郭嘉收了幸灾乐祸的心态,思忖道,
“若祢衡继续留下‘折磨’天子,以天子的脾性,应当不会容他。”
想着刘协在原著中的手段,顾至若有所思地开口:
“天子不至于因为言语的冒犯,而害了他的性命。”
刘协虽然有着不为人知的心思,但他始终想做明君,从个人资质上说,也算是有着明君之资。
他不会像汉灵帝一样,任凭宦官作恶,置百姓生死于不顾,也不会因为个人喜好而恣意妄为。
所以,他不会因为祢衡的放肆而害了对方的性命,充其量只是与原著中的曹操一样,把祢衡送人……嗯?
想到这,顾至思绪一顿。
曹操现在对祢衡接受良好,甚至今天还颇为欣赏祢衡的“直言”。
如果刘协真的受不了祢衡,要找个理由把祢衡打包送走,他会把祢衡送到哪去?
会像原著中写的那样,随着一封荐书送到刘表的领地,然后被大呼上当的刘表扔给了最暴躁的黄祖,最终死于黄祖之手?
这个问题,没过几个月就得到了解答。
建安二年春,袁绍斩公孙瓒,占据幽、青二州。
天子封袁绍为太尉,赐予侯爵,并用嘉奖、赏封的名义,派了一名使者过去。
那名使者,就是祢衡。
听到这个消息,顾至不由在心中给袁绍点了根蜡。
出于某种人道主义,在祢衡离开前,作为同僚的顾至很随缘地提醒了两句。
袁绍虽然表面上礼贤下士,但他极在乎颜面。连田丰那样刚正的谋士,袁绍都为了面子,说杀就杀,祢衡虽然是皇帝派去的使者,但要是弄没了袁绍的面子,也难保不会被恼羞成怒的袁绍暗中干掉。
顾至只是随口一提,至于祢衡听不听得进去,都与他无关。
他本以为祢衡不会领情,却没想到,祢衡竟定定地看了他两眼,破天荒地开口:
“多谢。”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顾至(好歹是一条命,随便提醒一下)(爱听不听)。
祢衡(暴起):多谢。
顾至:?
郭嘉:哇塞,见鬼了。【狗头玫瑰】
第119章祢使者\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