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5 章 第115章(2 / 2)

加入书签

怪了,祢衡不是看不上曹操吗?或者说,除了孔融与杨修,祢衡几乎看不上任何人,怎么会答应曹操的任职?

“召祢衡入朝为官的是天子,与孤何干?”

曹操说得气壮理直,甚至有几分扬眉吐气之意。

他这段时间领教了祢衡的厉害,正是头痛的时候,顾至对郭嘉说的那句戏言恰到好处地带来灵感,为他分了忧。

“既然托孔融写了荐书,想来这个祢衡就算再自傲,也有着出仕之心。”

一个怀才不遇、想当官却低不下头颅的年轻士人,面对开局就是比八百石,可以对着皇帝直谏,批判群臣、针砭时弊的中央官职,如何能不动心?

“主公想让我做什么?”

顾至忽然冷不丁地询问。

他丝毫没有被祢衡这件事带歪了思路。祢衡成为谏议大夫与他成为谏议大夫是两回事,曹操让他担任谏议大夫,一定有他的目的,可不是找他去看祢衡与刘协的好戏。

见顾至径直点破,曹操亦收了轻忽的神色:

“明远以为,天子如何?”

类似的问题,曹操曾经问过,即便是又一次回答,顾至也不会给自己留下任何口舌之患:

“天子,那就是天子,极具天子的威仪。”

曹操忽然叹了口气,摸着陶杯上粗糙的纹路,似有几分真诚,又有几分喟叹地道:

“我很想知道,明远你究竟想要得到什么?”

他没有再称“孤”,语气也从偏正式转向家常般的闲聊,

“明远只对吃喝玩乐有少许兴趣,但那也只是少许,并非汲汲追求。其余诸事,功、名、利、禄,都无法牵动明远的心神。”

他总将“钱多事少”放在嘴边,却对钱财等外物并无执念,甚至不屑一顾。

“明远唯一的诉求,就只有你的阿兄……”

带着少许探查的目光落在顾至身上,其中是积累已久的疑虑,

“可我见明远鲜少有急切之意,莫非,你的阿兄,已经找着了?”

顾至回望曹操,叹了一声:“果然瞒不过主公。”

他的眼中含着忧愁,亦带着几分感慨与惆怅,

“我已收到阿兄的书信,得知他在蜀地,正犹豫着……不知要不要与主公辞别。”

“……蜀地路险,多瘴气,梗滞闭塞。”

“我曾劝说阿兄来此,然而阿兄曾受刘焉之惠,不愿离开。”

曹操劝道:“棠棣总要分枝,雀鹰总要离巢。即使是兄弟,也各有缘法,未必要合在一处,正如文若与他的兄长……”

仿佛被触动了心神,顾至对着曹操猛倒苦水,倒了许久,方才起身:

“多谢主公宽慰,我明日……唉。”

曹操道:“任命明远的诏书还未送出,若明远身子不适,这几日可告假。”

顾至再次谢过曹操,转身离开司空府。

他遥望天际的红日,冬日的阳光毫无温度,却分外刺眼。

他对曹操半真半假,实则曹操也对他半真半假。

即使是再仁厚的主公,也不能真正地交心,又何况是曹操这类枭雄?

心中清醒得接近冷漠,直到回到住所,见到等候已久的伴侣,不带一丝温度的眸光才逐渐回暖,化作笑意。

作者有话说:

姨妈痛,吐魂。

小剧场明天再写……

【1】出自《荐祢衡表》

第116章朝会\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