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4 章 五人论事(1 / 2)

加入书签

第114章五人论事

见顾至停下耳语,将视线投向他的所在,郭嘉再次清了清嗓,煞有其事地开口:

“听闻明日,陛下与主公会宴请群臣,庆贺大军平定叛乱。”

听到刘协和“平定叛乱”这几个字放在一块,顾至忍不住生出少许微妙的感觉。

虽然按照彼此的立场,张杨、韩暹对曹操来说确实属于叛军,但以张杨、韩暹在原著中保护刘协的立场来看,至少,在刘协那,这些“奉迎帝王东归”的势力怎么也称不上是逆贼。

微妙的感觉只持续了片刻,就被顾至抛到脑后。

这些弯弯绕绕,是帝王与政治家们的权力游戏,与他无关。

“我还在‘病’中,明日的晚宴,自然得缺席。”

郭嘉原本只是随意转移焦点,没想到竟被顾至的回答勾出了几分好奇。

“此等大事,明远一向不会错过,怎么这次……”

用词再委婉,也掩饰不住“你怎么能不去吃席”的惊诧。

作为与郭嘉同行一路,寻遍南阳小吃的发烧级“吃友”,顾至与郭嘉加深了关于吃的友谊。然而这次,他不想为了一顿饭去应对刘协,也不能向郭嘉透露他对刘协的反感。

好在,郭嘉对城外发生的事略有听闻,见顾至没有解释的意愿,不再多问。

“许久没吃到炳烛做的饭菜,如今嗅到香味,便已垂涎三尺,恨不得吞下三大碗。”

袅袅菜香中,荀彧往郭嘉的方向扫了一眼。

他早猜到顾至提起郭嘉的用意,对所谓的“趣事”本没有太大的兴趣。但郭嘉几次三番地另起话题,倒让他感到了几分探究之心。

等菜肴上齐,五人中的四人保持着食不言寝不语的习惯,余下的郭嘉独自一人也无甚好说,这顿饭用得格外安静。

在酒足饭饱,撤下桌案后,郭嘉饮着清酒,忽然谈起另一件“趣事”。

“数月前,北海相孔融弃了吕布,来豫州投奔主公。因着主公领兵前往南阳,迟迟未归,他与门客在谯县住下……此乃前因。”

郭嘉说的趣事,目前听起来并不有趣。

然而孔融这个名字如雷贯耳,再结合目前的剧情点,顾至隐隐猜到郭嘉口中的趣事指的是什么。

“听闻孔融此次来投,不仅带来了孔氏族人、门客以及北海的部分官员,还带来了一位好友。”

顾至在心中暗道“果然”。他对孔融印象最深的,除了几个典故,就是孔融与某位喷子好友的商业互吹。

一个吹对方为“仲尼不死”,一个吹对方为“颜回复生”,就差直说对方的才德堪比圣人。

孔融还给这位喷子好友写了一篇推荐的小作文,吹得天上有,地上无,引得曹操无比期待……最后带着期待被喷了个狗血淋头。

“孔北海的这位好友据说是个奇异之才……行事也颇为奇异。”

说到这,郭嘉露出意味不明的笑,

何其苦哉,遇上了他们这样的股肱之臣。

为了避免天子与主公受难,荀攸难得主动出声,另起了一个新的话题。

“先时,公孙度向公孙瓒俯首,后又叛离,与袁绍结盟,共同逼迫公孙瓒。”

在曹操出征南阳的这一年里,北方同样打得冒火。

吕布与公孙瓒两人早早联手,共同夹击袁绍。眼见袁绍独木难支,不得不向曹操求援,曹操听从顾至的谏言,向贾诩问计,采纳了贾诩“假扮流亡之士,敲开幽州门户”计策,暂时缓解了危机。

这个计策,与吕蒙的白衣渡江略有一些相似,但又有着极大的不同。

袁绍不仅借此缓解了危机,还顺利地与辽东的公孙度结盟,反过来夹击公孙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