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83 章 · 簪发(2 / 2)

加入书签

见郭嘉始终没有停下,炳烛两眼空白,几近失去高光。他的目光小心翼翼地投向郭嘉身后——落在门口那道熟悉的人影上。

顾至也看到了刚刚归来的荀彧。他尚未起身招呼,就听到了郭嘉那段旷古烁今、男默女泪的言论,一时之间震撼无言。

“郭奉孝,你……”顾至缓缓起身,拍了拍郭嘉的肩,“保重。”

“……”说得正兴起的郭嘉终于意识到不对。

他没有回头,只是打着哈哈,生硬地接口:“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方才只是玩笑之语,莫要当真。”

求生欲再强,也收不回已经出口的话语。

荀彧站在门边,抱着半尺长的漆匣,面容的一侧被竹帘的阴影遮挡,看不清神情。

“奉孝方才之言甚是有趣,不妨也让我听一听。”

郭嘉一听这话便知不妙。

一向好脾气的老友,今日是真的被惹出了一丝火气。

自觉闯祸的郭嘉当即决定溜走,还不忘拎上自己带来的酒壶。

“突然想起,主公有事找我相询,就不留下叨扰了。”

郭嘉提着酒壶,轻手轻脚地溜到门边,生怕被人拦下。

好在,荀彧并未拦他,只在郭嘉从他身旁经过时,不咸不淡地瞥了一眼。

郭嘉脚步一顿,拔腿就跑。

荀彧走进屋内,甫一抬眸,就对上顾至一瞬不瞬的凝视。

怀中抱着的漆匣忽然变得莫名滚烫,他想将目光偏向一

侧,却又怕顾至多想,只得任由那道目光黏着,一直到他走近席位。

顾至早就瞧见荀彧怀中抱着的漆匣:

“玉簪从阿兄那取回来了?”

“取回来了。”

荀彧递上漆匣,脑中盘旋着戏志才与郭嘉的话,交替往复。

回来的荀彧似乎比白日里更加沉默。

顾至想起会议中的那一幕,不免心中担忧:“文若是否身子不适?”

“……并无。”

“当真?”

“当真。”

得到准确的回复,顾至略微安心。

他打开漆匣,取出那一支玉簪。

捉着玉簪停顿了许久,顾至感受到一阵强烈的违和,再次抬头,望着荀彧:

“文若可否帮我簪上?”

若是以往,在他取出玉簪时,文若会顺势接过,替他簪发。

可是刚刚……

“好。”

荀彧垂眸接过玉簪,指节微弯,走到他的身后。

一旁的炳烛悄然退后几步,视线在二人之间反复挪转,既想立即消失,又生怕错过接下来的一幕。

触及荀彧投来的目光,炳烛连忙转身,面朝着墙壁,观赏着墙上的壁衣。

顾至并未看到炳烛转身的一幕,他感受着发髻上传来的轻微晃动,只觉得这一次的簪发,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轻柔,轻柔得几近郑重。

应当是错觉吧?

直到临睡前,他都始终想着这件事,久久未能找到答案。

【作者有话说】

小剧场——

戏志才(沉痛):完了。

郭嘉(沉痛):完了。

炳烛(沉痛):完了。

曹老师(敲黑板):请问以上三个“完了”,各自指代的是什么?

第84章·指尖\x\h\w\x\6\.c\o\m(x/h/w/x/6/点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