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 计守濮阳(1 / 2)
第53章·计守濮阳
初平元年,除夕。
布衣、士绅皆在城中守岁。各地守卫削减半数,官衙为轮流执勤的士兵送上丰盛的菜肴与小半壶淡酒,准允他们在这个特殊的时日稍稍沾唇。
巷中亮着星星点点的灯火。因还未到子时,城中尚未响起燃竹之声。寂静之夜,空旷的巷道偶有欢声笑语,夹杂着劝酒、推杯换盏的欢闹,所有人都沉醉在阖家团圆的喜庆中,几乎无人察觉暗中涌动的风波。
杜家,傅家是濮阳城内最有名望的两个士族,家资丰厚,在城外拥有千亩田庄与近千部曲。
因为世道渐乱,东郡各地常被黑山贼所扰,豪族庄园更是成了黑山贼眼中的肥羊——杜、傅两家士族让部曲留守田庄,将家族成员全部迁入城内。
曹操成为东郡太守后,这两个家族为了表示诚意,献上了一大笔钱财与两千石粮草,寻求荫庇。
因他们识相,曹操没有多加为难,在一些无足轻重的事上将他们轻轻放过。
可就是这么“识相”的两个家族,宅子中盘桓着紧绷的气息,没有丁点过年的欢愉。
“陈宫是怎么回事,都这个时辰了,还不过来。”
“东城这一块,我已打点过,何况今日是除岁,宵禁并不严,没道理被困住。”
“兴许是他有什么急事吧,再等等。”
又等了小半刻钟,仍然没有等到人,这一回,连两家沉稳的长辈都隐隐感到不耐,只是未曾表现出来。
一个小辈嘀咕道:“这般久……就算是趴在地上爬,也该爬过来了吧?”
“不可无礼。”
这个小辈的父亲象征性地呵斥了一句,转向高坐堂首的长辈,
“叔祖,这陈宫……莫非是出了什么意外?”
杜家老族长询问傅家的话事人:
“陈宫这几日可有表现出殊异之处?”
傅家话事人回道:“前日,陈宫染了风寒,告病在家,我与他已两日不曾碰面。”
“病了?”
“正是。不过在他染上风寒的前一天,我恰巧与他交谈过,他看上去一如既往,并无任何殊异之处。”
旁边一人冷笑:“病得这般凑巧,怕不是临阵脱逃了吧。”
杜家老族长叩了叩桌案,底下的讥嘲与质疑戛然而止。
“陈公台这人,我倒是有几分了解,他绝不会临阵脱逃。”
杜家老族长一句话平息了所有骚动,而他也确实这么想。
陈宫这人太直,极容易看透。似陈宫这样的刚直之士,忍不得气,愿意为了自己所坚持的正确勇往直前,不惜引颈就戮。
“再等最后一刻钟。若是陈宫不来,便只能由我们引开‘南城门’附近的守卫,开启城门,请城外的大军入城。”
被老族长一锤定音,众人即使心中有怨,也不好再言。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即将抵达亥时一刻。
顾至。()
屧?蕐???瑞箏葶??乏???獓?厐拏????????彎?扥??束豎?????葶抗貌?
?想看积羽成扇的《[三国]“病弱”谋士,战绩可查》吗?请记住[]的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那四个体型魁梧的门客亦是佝着背,似乎藏着什么,不敢让对面发觉。
之旭倒是大大方方地上前打了招呼:
“荀君,顾君。”
荀彧客套回礼:“你是……公台家的?”
“正是。”
一旁的顾至挂着意味不明的笑,摩挲着腰间佩剑的绑带:
“岁除之夜,你几人怎在外头晃荡?”
之旭低着头,神色愈加恭敬:“家主怕今日城中守卫松懈,给了宵小可乘之机,故让我出来查探。”
“公台费心了。”荀彧温声道,“几位若是查探无误,便也早些回去歇息吧。”
“多谢荀君。”
除了冷静自若的之旭,其余几人皆局促不安,跟在之旭身后匆匆离去。
留在原地的顾至与荀彧对视了一眼,相视而笑,并肩往府衙的方向走去。
已经离开的之旭等人来到一处相对昏暗的窄巷,停了下来。
“不好,荀彧与顾至在此,怕是无法将南城门附近的士兵调开。”
杜、傅两家的人经历了刚才那一事,早已六神无主:
“那怎么办,郎君可有办法?”
之旭垂着眸,似在苦苦思索。
片刻后,他斩钉截铁地道:“绕到西城门,我们调开西城门附近的巡逻兵。”
“啊?”
两家士人各自发出高低不同的惊呼,
“可是那些军队驻扎在南城门外的密林中,我们换了城门……要如何通知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