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6(1 / 2)

加入书签

见过的,大多经历过重大变故的人不同,好像对待一切都十分耐心,接受良好。

但那个“恶魔”却始终环绕在她周围,戴着没有任何装饰的黑色面具,在医院撕碎她的报告,在舞团扯烂她的鲜花,在家里打烂她的奖杯和照片。

它存在于任何她出现过的地方,昏暗的房间、嘈杂的餐馆、空无一人的大街……如影随形,仿佛一堵厚重的墙,将她与世界隔开,然后将她所接触的一切弄得一团糟。 w?a?n?g?址?f?a?布?页?í??????????n?Ⅱ?????????????????

终于有一天,她的朋友和家人忍受不住,将她推进了一间诊疗室。

再出来后,戴面具的“恶魔”消失了,原本阴沉的背景变成刺眼的纯白,光线照亮了观众席每一个看客的脸。

程沛看到原本存在于女孩周围的人和物都不见了,偌大的台面上,只剩下了她自己。

她不再微笑,却也没了戾气,只是摇着轮椅慢慢地走,追光打在她身上,来到了一处海滩。

那天,她在海边驻足良久,离开时,车轮陷入沙窝寸步难行,海潮上涨时,轮椅突然被一双手握住了。女孩回头,又看到了戴面具的黑色恶魔。

十几分钟的剧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像是荒诞的黑色童话,到头来,一切都没有改变,又好像一切都变了。程沛静静地看着,注意到谢幕时,恶魔摘下了面具,露出了和主角一模一样的脸。

台下掌声稀稀落落地响起,程沛在角落坐了一会儿才起身,出门时,看到沈恪一边跟秦立说话,一边抬头张望。

他猜对方应该是在找自己,但没有等,随着人流回到了报告厅。

余老师演讲的最后一部分有关自我了解和悦纳,提问了一部分参与者对于刚刚情景剧的想法,得到了不同答案,但都指向与自我和解的话题。

程沛作为半个外行人,其实已经不是很感兴趣了,只对对方提到的艺术疗法中,树木图的应用有所涉猎。

树木图作为一种命题图画,能够帮助咨询师更好地了解来访者的心理状态,也可用于个人成长,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互动环节,余老师让助理给在场的每一位都分发了纸和笔,建议大家能够静下心来创作一幅符合自己当下现状的树。

程沛有些抗拒这种环节,这种试图通过蛛丝马迹来对个人进行窥探,进而标签化处理的行为让他感到厌倦。

他觉得自己身体的不适加重了些,连握笔都有些困难,就连偌大的报告厅内,乌泱泱压着的说话声都让人喘不过气来。他想像方才一样起身离开,但余老师来到了他们身边,正在和旁边的沈恪、秦立交谈。

他们应该是很早之前就见过,言谈之中熟稔放松。秦立将自己的画拿给对方看,程沛看到了一棵挺拔的、优美的树。

很久之前,他在沈恪那里看到过相关方面的书籍,印象不是很清楚了,只依稀能够对树木的姿态和象征意义进行划分。

树干挺拔、枝条优美,舒展到不同区域,树叶团团簇簇,有鸟儿环绕周围,代表着强烈的目标感和自由。树上结满了花朵,且根据表述,未来有结果的可能,代表着浪漫、自信力和正能量。

只是枝叶部分描画得过分细致,大概具有强迫倾向,过分追求完美。

当然,这些只是程沛自己粗略的解读,余老师并未过多解释什么。

聊得差不多了,沈恪转头过来看程沛。程沛的纸上尚且只有一道因铅笔落在纸张上的力度不够而略显虚浮的线条。

他不知道在想什么,好像真的很抵触一样,在沈恪看过去的时候,立刻放下了笔,手腕仿佛不经意一样盖住自己的白纸。

但沈恪还在看。

向来随和,什么都可以的程沛学会了耍花招,他朝沈恪这边侧了侧身体,很小声地说:“我不太舒服。”

沈恪便立刻道:“已经结束了,我带你回去休息。”

第17章 注意自己的身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