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6(2 / 2)

加入书签

汤九没回答,只问,“补偿的粮食从哪儿来的?”

“益州。”

她和闻五有约定,协力挖出来的东西会给他分成,因罗大等人也出了力,梨花也分了些给他们,其余的都堆在库房的。

她答得坦然,汤九忍不住叹气,“十九娘这般阔绰,日后有人故意受伤来获取粮食怎么办?”

看到阿姐受伤的那刻,汤九其实很愤怒。

村里妇孺病残多,梨花要求大家齐上阵不是让弱者去送死吗?

但阿姐很维护梨花。

“凶悍厉害的都叫李先生他们杀了,和我们交手的是普通嗜血者,九弟,我知你担心我,但我们既成了合寙人,就该拿出合寙人的气魄才是。”

“畏头畏尾,永远只能缩在别人的羽翼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九弟,你读书万卷,看得却不如十九娘明白。”

“十九娘派我们迎战嗜血者,不过想激发我们心底的勇气罢了,还有,若不是这一遭,哪儿晓得竹甲不结实?你说将来真要遇到杀咱的,就那竹甲哪儿顶得住事...”

这个伤,伤得值。

这也是汤九半夜出现在这儿的原因。

汤家上下唯梨花马首是瞻,既这样,他也要盼梨花好才行。

看梨花陷入了沉思,他又道,“既有人故意受伤,那肯定就有逃兵,到时十九娘又如何处理?”

梨花这人恩怨分明,背叛她的人,当然不能留。

她道,“杀。”

“像杀王家人那样?”

梨花反问,“不行?”

“当然不行。”汤九几乎可以断定梨花身边没有见识渊博的读书人。

搁前两年,家家户户逃荒,遇到那心思歹毒的杀了便是,可梨花现在是国主,是所有人的表率,哪能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的杀人?

第248章

他微微前倾,双手搭在桌面上,声音低了下去。

“礼乐制度崩坏是旧朝饥荒战乱所致,合寙百姓和乐,怎能沿用旧朝的恶习?”

夏夜昏暗,檐下灯笼的光衬得汤九神色不明。

下一刻,他抬头看向李解,“李先生要不坐下听我说?”

李解深深看他一眼,“为何?”

“你的身形太慑人,害我总感觉眼角余光处有鬼影。”汤九开玩笑的语气,“你也知道,我最怕鬼了,傍晚被群孩子吓丢了魂儿。”

“......”

李解目光询问梨花,梨花指了指左边位置,“坐吧。”

李解这才拉开竹椅落座。

起风了,老槐树的叶子沙沙作响,三人围桌而坐,桌上没有茶,也没有水。

汤九清了清嗓子,继续刚刚的话题,“咱合寙,该有自己的公法才是。”

李解斜眼,眼神耐人寻味。

在这之前,梨花制定了某些规矩,比如外出搜寻的粮食,铁器,柴火等物件归全村所有,分类堆在村中库房,需要时随取随用。

这看似没什么,但遇到那狡猾胆大的,暗地偷走了也无人知道。

而梨花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一旦发现贼人,必会杀其性命。

在山里有赵家族人撑腰还好,新益村全是外州百姓,哪儿能体谅梨花的良苦用心?没准在他们眼里偷盗是小罪,梨花杀人太过狠辣,由此生出叛心就遭了。

他拿过梨花手里的蒲扇,轻摇替其扇风,“汤九郎说得不无道理,十九娘你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不假,可保不齐有好事者从中挑拨你和村民的关系,久而久之,于你的名声不好...”

梨花从来不为他人做嫁衣,思忖道,“汤九郎心里可有章程?”

历朝历代的明君都离不开勤政爱民,汤九说,“首先,你不能滥杀无辜,实在看对方不顺眼也不能亲自动手...”

梨花泰然自若,“我并非残暴之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