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31(2 / 2)

加入书签

最后两句罗大很是认同,“读书人最阴险狡诈了。”

看大家伙若有所思的的望过来,他挺了挺脊背,掷地有声的说,“云州养嗜血者的法子就是读书人想的。”

要不是遇到梨花,他们还对仇人感恩戴德呢。

可想而知读书人多假仁假义了。

他问梨花,“十九娘可要见见他们?”

“见什么见!”赵青山冷哼,“那等忘恩负义的就该全杀了。”

他家八娘就是被婆家人卖了杳无音信的,所以他特别痛恨不把女子当人的婆家人。

很少看到赵青山气成这样,梨花身后的李解偷偷打量梨花一眼,果断走上前去。

只见他凑到赵青山耳边低低说了几句,赵青山瞬间眉开眼笑,“行,就这么办。”

他扬手叫罗大,“走,咱看看王家人现在混成什么样子了!”

第246章

想当初,王家门庭若市,十里八村的大户,羡煞旁人,可谁能料到,如今竟成了落魄户。

而赵家脚踏实地开荒种粮,在乱世齐心协力,努力寻得了一方安稳,日子蒸蒸日上。

都说人比人气死人,既如此,赵青山怎能不好好显摆显摆?

他把铁枪往肩上一甩,气魄豪迈的喊,“走,都随我去!”

烈日下,他古铜色的脸庞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在阳光下闪烁着油亮的光泽。

双眼深且亮。

日头高悬,围拢过来的人个个大汗淋漓,衣衫被汗水浸透,紧紧贴在身上。可众人满心好奇,按捺不住内心的骚动,纷纷操起铁棍、锄头,跃跃欲试的跟了上去。

梨花站在热气氤氲的草堆旁,眉头轻皱,一脸无奈地提醒:“堂伯,小心中暑了。”

“知道。”赵青山声音高亢,底气十足,那离去的背影透着说不出的意气风发。

梨花转身迈进草篷。细密的汗珠从她光洁的额头滑落,顺着粉嫩的脸颊,悄然湿润了前襟。

草篷里,舂药材的孩童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酷热浑然不觉,手中的动作不停,一下又一下,捣药声此起彼伏。

梨花不自觉放柔了声音,“午时了,休息一会儿吧。”

此次出门,益州山里带出来的孩子们也随行在侧。虽说他们小小年纪就离开了父母,可一路上不哭不闹,乖巧懂事得让人心疼,大人吩咐做什么,他们就乖乖照做。

梨花看向那个叫二牛的男孩,轻声询问:“饿不饿?”

干粮集中存放在箩筐里,得等赵广安发话才能取用。

今早赵广安去溪边寻觅蕃荷菜了,还没回来。

二牛不料十九娘会关心自己,腼腆一笑,“不饿。”

他没撒谎,自从阿娘带着他出门寻找从军的阿耶以来,这几日是他吃得最饱、最踏实的时候。

三东家心善,从不吝啬吃食。

想着,偷偷瞄一眼梨花又低下头全神贯注的舂起隋氏给的夏枯草来。

他汗湿的碎发黏在耳后也毫不在意,抱着石臼,沉浸在舂药的声音里。

“砰砰砰……”一下又一下,整间草篷都是舂药的沉闷声。

梨花坐回之前的位置,拿起竹席上的艾草叶,继续不紧不慢地搓起来。

艾草熬成浓稠的泥能止血,在益州时,她给罗大他们的药瓶里装的就是这个。而艾草和紫苏同时服用,对风寒病症有奇效。要是制成药丸,携带就方便多了,有人生病时,随时随地都能拿出来应急,不像她之前,明明身体难受,却碍于旁边有人不敢轻易用药。

搓完一撮时,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三娘,看阿耶找到了什么?”赵广安杵着锄头,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脸被太阳晒得通红,像熟透的柿子。他扬起手中两指宽的鱼,自问自答:“鱼。”

动物泛滥起来,树上消失已久的蝉和鸟,草间隐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