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89(1 / 2)
正带着人上门把他抓进山藏了起来,还叫村民说他们死了。
叶大夫的年纪稍长,情形也差不多,那天家里来了许多看病的,有人冒充他跟着村里其他人走了。
这也是两人在地动后跑去王都又回益州城的缘故。
王都再好,终究没有故人。
回话的仍然是李大夫,“没。”
看他眼眶微湿,梨花没再多问,“你们可愿收徒弟?”
自是愿的。
如果他们的医术有用的话。
梨花准备挑十个孩子跟他们学医术,再挑五十人随几个妇人挖草药。
不过这得等她了解完所有人的情况后决定。
会医术的挑选出来的,然后是建屋的,会木工的,会织布的,会算账的,会打猎的,会育苗的...
加起来约莫有百来人,其中还有为了躲避征兵自断了手或脚的,约莫怕梨花嫌弃,心虚的低着头。
自古以来,逃兵都是为人不耻的。
官府追究的话,他们还会被问责,连累家人成为帮凶。
梨花看他们的眼神并没半点轻视,按照律法,还是节度使的蜀王当时属于兵变造反,百姓忠于朝廷不与之同流合污并无不妥,毕竟,蜀王败了朝廷也要进行清算问罪的。
可惜,百姓不过是上位者争权夺势的牺牲品,谁会管他们的死活呢?
她想安慰她们两句,旁边的赵广安突然惊叫起来,“呀,筐里的鸡蛋怎么没了?”
下山前,他特意跟赵大壮要了许多鸡蛋,害怕途中磕坏了,煮好了装筐的,就想着给闺女补身子吃,怎么没了?
小娘子家丢东西不是小事,在场的人都战战兢兢起来。
梨花看在眼里,高声道,“我收起来了。”
财不外露,赵广安带下山的鸡蛋和肉都让她塞棺材里了,她的那口棺材快被她改成货架了,肉和粮食都够她吃半年了。
甚至去年在西陵县买的羊肉和包子都没吃完。
赵广安狐疑,“你放哪儿了?”
梨花随意指了指旁边的推车,岔开话题,“阿耶想不想学医术?”
“行啊。”
梨花买回来的医书上记载了许多药材和用法,但不像大夫能灵活的添减药材,因此有机会学的话他当然要学了,梨花说,“那你把抄写的医书给两位大夫看看...”
不怪梨花知道赵广安抄了份医书。
山里多雾,前阵子又阴雨连绵的,以赵广安的性子,必不会让医书弄湿,但他辨别药材又需要翻阅医书,最好的办法就是抄一份了。
赵广安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梨花,献宝似的掏出书,“三娘你要不要先看看?”
他抄得可认真了,连四叔看了后都不知哪本是买的。
梨花不知他的想法,否则怕是会哭笑不得,因为四爷爷年纪大了眼神不好,分辨不出来也是理所应当的。
她翻开第一页就看到几个涂黑的斑,装瞎夸道,“阿耶你真厉害。”
赵广安高兴得踮脚,下一刻,摸着头说,“太久没握笔,有几个字写得不好,我涂了重新写过的。”
赵大壮让他空闲时教孩子们认字,他翻着医书教的,怕字丑孩子们记不住,因此写了好几遍,“三娘现在认识多少字了?”
“很多了。”
被困荆州的那段时间她都在学,从岭南回来的路上也没落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