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77(1 / 2)

加入书签

练,但表情太过镇定了。

“十九娘为何要剥了他们?”

“他们养着戎州孩子喝他们的血,我剥了他们的皮算残忍了?”

“闻五不是这个意思,岭南人的罪行罄竹难书,别说剥皮,挫骨扬灰都不为过。”闻五知道戎州人恨岭南人已经恨到骨子里了,昨晚换成任何一个戎州人都不会让岭南人死得那么轻松。

梨花垂眸,看了眼自己的手腕。

手腕干干净净的,上面没有放血后的痕迹。

但落到岭南人手里的孩子们就没那么幸运了,手腕,小臂,全是深浅不一的伤口。

她说,“我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罢了。”

沿东走了数十里,面前突然出现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流,瞧岭南人的行踪,像是往南去了。

闻五问,“还追吗?”

梨花看了眼河流上游,若有所思道,“不了,咱们往北走。”

岭南人追的若是赵广从,以赵广从的性子,绝不会自投罗网的。

河面的水位似乎上涨了,淹没了一些两侧的树根,闻五问梨花,“喝水能喝吗?”

河水浑浊,上面还漂浮着枯枝杂草,像哪儿爆发了山洪流下来的水,梨花道,“最好别喝。”

越往上游走,地势越险,到一处山弯,河流顺着山势蜿蜒,她们不得不改道儿往山里走。

顺着河岸走久了,忽然走近寂静的山林竟然不习惯,也就在这时,往前探路的小兵回来,“前边有烧过的灰,前不久应该有人路过这儿过。”

闻五脸色微变,“会不会是岭南人?”

岭南人在追人,没准一部分人往南,一部分往北,因河面水位时高时低,抹除了岭南人的足迹也说不一定。

李解也戒备起来,“三娘子,我扶你坐上马,我和于三去前边瞧瞧。”

柴灰是新的,那帮人明显没有走远,而且柴灰附近还有屎臭味,明显有人在这儿休息过。

李解循着屎臭味找过去,看到一处浅显的坑,回来跟梨花说,“应该是赵二叔他们。”

于三不解,“何以见得?”

“茅坑是用锄头挖出来的,四周还有简陋的竹篱笆,赵家逃荒,因有妇人姑娘,无论到哪儿都会为她们挖茅坑。”

这话李解前两天就已说过,于三仍感困惑,“万一是岭南人呢?”

“他们自大到连盔甲都懒得穿,会花时间挖茅坑吗?”

于三没怎么注意过这些,行军打仗,他们都是随便找个地解决拉屎撒尿的问题,哪儿会挖茅坑?

不由得看向梨花,后者沉吟,“你和于三走快点,看看能否追到人。”

于三专门负责探路事宜,多个人帮衬,心里欢喜,“那我们先走了啊。”

梨花不会骑马,需要人牵马绳,是以速度要慢点。

天黑时,李解回来了,“找到了,就在五里外的村庄。”

月色清凌凌的,梨花她们到村庄时,于三正扶着一个头发凌乱,满脸胡须的男子出来。

男子看到她,呜呜呜的哭起来,“三娘啊,你总算找来了,再不来,我们就要死在这儿了啊。”

赵广从好像受伤了,说完就颤巍巍的想倒,于三稳稳扶着他,“十九娘,他们和岭南人交战受了伤。”

除了赵广从,还有无数伤患。

怕岭南人察觉他们的踪迹,到村庄后就灭了火堆,倒在树丛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