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0(1 / 2)

加入书签

车赶过来...”

益州兵迅速离去。

偌大的屋里,顿时只有梨花一个人了,她搬不动麻袋,便先去其他屋瞧瞧。

荆州人偏爱油灯,在一间屋子的角落,她发现了两大坛子的桐油。

趁着没人,她偷偷将其藏到棺材里。

上次来荆州得了铁链后,她在棺材外面钉了钉子,出谷前,用铁链绑着箩筐挂在棺材上,这样能储存的东西更多。

桐油罕见,她肯定要自己留着,还有那些药材,她每样都挑了点裹起来放另一个筐里。

经过数次调整,她的棺材四周已挂了十个箩筐,棺材里以木架的方式堆了四层。

最底下是老家带的铜鼎釜镬,里头装着米面油盐,旁边是酒坛子和放饴糖和药汁的罐子,角落还有几斗粮,几把刀和锄头。

往上是没怎么穿过的衣服,棉被……

而先前在西陵县买的肉通通放箩筐里的,加上这次储放的物品,还有四个箩筐是空的。

周围没有人,她放心的翻柜子,不得不说,村民们过得穷困潦倒,村长和管事却过得安乐舒适。

绢丝,绸缎,被褥,油纸布,样样价值不菲,里头甚至还有做工精细的凉席,油纸伞,尖头锦鞋。

被褥寒冬天保暖,尖头锦鞋可以给阿耶穿,想着,她收走这两样,其他的物品用麻袋归类装好,然后去后院找手推车。

近百辆手推车,费了会儿工夫才全部推到院里。

等她脱管事们脚上的鞋子时,罚三带着乌泱泱的人来了。

头上电闪雷鸣,他浑身是血,进院后,他给身后的村民们介绍,“这是戎州来的土匪,三娘遭人殴打,是她砍了那人的手臂,后来多日暴雨,三娘没熬住死了,死前要我好生报答她,她是土匪,但却是我的恩人...”

说着,他拉过身边衣襟沾血的青年,“小娘子,这是我堂弟罚四,你救了我们,往后我们这条命就是你的。”

梨花累得满头大汗,眼瞅着大雨将至,实在无暇寒暄,“屋里有麻袋,大家把麻袋搬上车,然后把车推去牛家村。”

一起来的人有男有女,唯独不见孩子。

在牛家村,梨花也不曾见过孩子,她把脱下来的鞋子一双一双用绳子绑好挂树枝上,见他上前帮忙,不由得问,“村里的孩子呢?”

罚三身形僵了瞬,喉咙微哽,“没了。”

管事们嫌孩子们吵,把孩子们弄走了。

之前,他以为顶多会把孩子卖去给城里人当奴隶,知道村长是岭南人时,他就知道孩子没进城,而是被送到岭南了,饥荒年间,易子而食不是什么新鲜事。

他学梨花,拿了地上的绳子把两只鞋绑起来,苦涩道,“没了也好。”

没了就不用目睹家人惨遭毒打折磨,自己也不用受那么多罪。

梨花微微侧身,偷偷瞅进屋扛麻袋的人,继续问,“村长带走的?”

罚四挨着他,眼泪夺眶而出,“村长认识黑市的人,大郎他们定是被拉到黑市上卖了。”

之前疯癫着跑出村的村民们不仅仅想去其他村找亲戚,还有想进城找孩子的,罚四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黑市卖出去的人哪儿还找得回来?大郎,也不知大郎怎么样了。”

大郎是他大兄的儿子,今年不过九岁,因个子高,看起来像十几岁的,荆州官府分配村子时,原本要把大郎分到另一个戎州村的,但大郎舍得他妹妹,

抱着不肯撒手,村长就让管事把他们兄妹都带走了。

罚四崩溃大哭,“我答应大嫂要照顾好他们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