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18(1 / 2)

加入书签

说好话。

“十九娘素来不是小家子气的人,不把地分给大家估计也是这边离得远,害怕大家遇到袭击...”

村民们这会儿筋疲力尽,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看无人应答,老木匠再接再厉,“咱们的山地也有好几亩了,配着野菜,不至于像去年饿肚子,等赵家养的鸡鸭敷出小鸡小鸭我们就多抱几只回来养,日子不就慢慢好起来了?”

有句话他没说,这些地梨花多半想给古氏她们。

古氏她们人多,无奈力气小,与其累死累活开垦山谷里的地,不如捡现成的。

提到鸡鸭,大家总算有了反应。

一个个抬起头,目不转睛盯着他,老木匠回以坚定的目光,但看游家大郎揉着肚子问他,“村长,还有多久天亮?”

“咋了?”

“饿了。”

“......”

寒冷天好像容易饿,一人喊饿,其他人也可怜兮兮的喊起来。

老木匠咬了咬牙,“回去煮野菜吃。”

游家大郎兴奋的推开前面的人狂奔,“我回去洗菜。”

虽然是野菜,但已经很让人满足了。

老木匠看他好几次差点撞到人,既好笑又觉得心酸,要不是那该死的岭南人,他们哪儿会沦落到为吃顿野菜就笑容满面的地步?

梨花和赵大壮走在最后面的,见前面喧嚣起来,不由得问前面的赵武,“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

他拍前面的人的肩膀欲问,赵铁牛的声音突然响起,“三娘,树村的人准备回去煮野菜吃,我们呢?”

树村的伙食是村民自己煮的,顿顿野菜,并不管饱。

赵家的伙食可不是。

梨花说,“我们回去睡觉。”

“啊?”赵铁牛难掩失落。

赵大壮摇头,和梨花道,“我看他估计忘了去年咱过的啥日子了。”

别说一天三顿饭,能肆意喝水就已是奢望。

族里现有的粮食看着多,可孩子们一天天大了,哪儿能不多留一点?

梨花笑道,“铁牛叔估计也就问问。”

白天已经多煮了二十多升粮,完全能熬到明早,何况这么晚了,谁还有精神熬夜?

梨花是这么想的,谁知还真有精神矍铄的人没睡觉。

她和赵广安到家,老太太兴冲冲的拉开堂屋的门迎了出来,“听声音就知道你们回来了,怕你们会饿,我给你们煮了面。”

赵广昌先回来,猜到老太太将东西放在堂屋的,抱着睡过去的赵漾候在门边。

门一口,眼睛直勾勾往桌上看,口水咽了又咽。

堂堂粮铺大掌柜何时这般狼狈过?梨花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老太太也注意到他了,“不回屋睡觉在这儿站着干什么?”

“娘...”赵广昌捏着温柔似水的腔调喊了句。

老太太胳膊一抖,鸡皮疙瘩掉了一地,“老大,你中邪了?”

“娘...”赵广昌拉长音,细长的眼满是柔情,不像在喊娘,更像在喊元氏。

老太太惊惧的退回门里,眼里生出警惕,问赵广安,“你大兄被鬼附身了?”

赵广安哪儿知道?

赵广昌出门穿的草衣已经换下了,身上穿了件好几种深色布料拼凑缝补

的衣衫,皱皱巴巴的,比赵铁牛穿得还寒碜。

许是刚回来没多久,发梢仍是湿的,双眉下的一双眼黑又亮,远不及平日的深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