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5(2 / 2)

加入书签

怕她头脑发热,要和族里人同生共死。 w?a?n?g?阯?F?a?布?页???????????n?②???????????c????

“三娘...”在赵大壮清点人数时,他极小声地说,“你留下陪我啊...”

话音刚落,山顶再次响起如闷雷似的嗓音,“请问是青葵县近溪村赵家人吗?”

“阿耶,那些人不是官兵。”梨花蹙起眉,“好像是认识咱家的。”

想想也是,附近的村民在南边挖了陷阱,真要是官兵进山,附近的人肯定会察觉到,不可能让他们轻松登上山顶。

那人又问了一遍。

叽叽喳喳商量谁冲前面的族里人听到了,面面相觑,“谁啊?”

那人不厌其烦的询问。

期间,换了道浑厚的嗓音,“我们也是青葵县人,我家东家姓李,北上时途中遇到赵大郎来着...”

青葵县人,姓李,梨花心里有所猜测,回眸,见赵广昌缩着脖子站在最角落里,“大伯认识他们吗?”

赵广昌满耳都是赵大壮那句’家里老大抄家伙跑最前面‘的话,根本没听到梨花唤他,颤着双腿质问赵大壮,“凭啥让我们冲最前头?”

官兵再不济也是经过正经操练的,他哪儿打得过他们?

赵大壮已经安静下来,闻言,侧目扫了他一眼,没说什么,而是仰头回了句,“你们谁啊?”

以为回话的是赵大郎,山上的人兴奋道,“大郎,我啊,卖给你上百斤粮食的李满泉。”

赵大壮拧起眉,从小到大,他家从没向谁买过粮,更别论上百斤的粮,正要询问族里兄弟,赵广昌突然跳起,“李地主?是李地主。”

他捏着前襟,脸上一派轻松,“是咱们县的富户,哪儿是啥官兵啊?”

族里人或许不认识,但也听说过李家的事。

最好八卦的赵铁牛道,“我记得县里的人说他女婿在戎州做官,接他们到戎州享福,怎么跑到山里来了?”

在他眼里,有个当官的亲戚可不一般,像沈七郎,就因有个做官的舅舅,消息比普通人灵通,是以早早去了益州。

李家怎么比沈七郎还不如?

经他提醒,其他人心头不安,与梨花道,“会不会是假冒李家名义来骗咱的。”

毕竟他们不认识什么李满泉,如果看在同县的份儿上凑上去,保不齐会发生什么。

梨花摩挲着下巴,视线落在兴奋的赵广昌身上,“你什么时候跟李家买粮了?”

其实仔细想想元家的粮食就知道怎么回事,可她偏要问。

赵广昌还沉浸在不用冲锋陷阵的喜悦里,冷不丁听到这话,表情凝住,“什么?”

“算了,问问李家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这不,赵铁牛大声一问,李家就事无巨细的说了。

提着竹灯笼出来的老太太差点没气晕过去,手里的灯笼一扔,就朝赵广昌扑了过去,“好你个不孝子,亲娘都快饿得吃土了,你竟只惦记着元家那帮人...”

因长孙急吼吼离家的事,老太太正埋怨儿子苛待了孙子,再听这事,拳头怎么也松不开了。

一拳一拳的砸向赵广昌心窝,“你怎么是这种吃里扒外的人哪...”

事情败露,赵广昌理亏,自然不敢还手。

老太太砸了十几拳犹不解恨,见赵铁牛肩头的铁棍粗壮,上手就要夺。

欲好好收拾赵广昌。

可她不知铁棍重,她这一伸手,拿不动不说,若让铁棍砸到脚,脚背怕是会被棍子上的铁刺扎得千疮百孔。

好在赵铁牛反应敏捷,她一动,他就退开了,只鼓着一双漆黑的眼问老太太,“做错事的是堂兄,你打我干什么?”

“谁打你了?”老太太踹他,“棍子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