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8(1 / 2)
,大家不好意思,“三娘,是不是给你添了很多麻烦?”
“都是亡命之徒,谈什么麻烦呢?”梨花在编竹篱笆,竹子是刘二砍回来的,竹篾是赵青山削的,想着她们是女子,得围个院子比较好,是以大家白天都在做这事。
秀儿看见了,也看到了外面挖地沟的人,问梨花,“要下雨了吗?”
在老家,挖水沟基本是为了疏雨水,梨花摇头,“不是,给你们挖地基呢,李叔以前是匠人,会建茅草屋...”
“住草篷就好了。”
“眼下已经有点冷了,到冬天恐怕更冷,不建个遮风避雨的屋,寒冬不好过。”
秀儿不懂这些,盯着地沟里的人瞧了瞧,想说什么,欲言又止。
梨花知道她们还认生,“粥已经好了,先填肚子,等会儿还有事儿呢。”
“什么事?”
“割草。”
茅草屋的屋顶必须用细密的草,而附近的草都被大家割来做了柴,因此想割草必须走远一些,梨花说,“北边草多,待会我们去北边。”
北边没有屋子,多是杂草,容易藏人,李解去瞧过了,除了尸骨,没有活人走动过的痕迹。
果然,梨花她们到时,满眼的枯草,进山时就发现树叶黄了许多,但面前的秋色尤甚,大家恍惚起来,“真的是秋天了吗?”
天色灰白,已没了白日的炙热,但蜷缩的叶子仍昭示着高温的残酷。
梨花踩着落叶上前,低低道,“已经立秋了。”
再过数日就会降温,到时山里的日子会更艰难,想到这儿,梨花问她们,“你们去过益州吗?可知附近有哪些村落?山里的温度太低了,我怕秋凉后好多人熬不住。”
“被褥不够吗?”
“不够。”
其实戎州城还有许多派得上用场的东西,但大家受了伤,体力跟不上,因此只能挑紧要的物件拿。
话音一落,大家面面相觑,下一刻,两个人颤巍巍的举手,“我们去过益州,益州兵押送我们南下走了两段小路,小路两边有好几个村子,许是怕戎州的难民进村,我们所经过的村子已经没人了。”
梨花眼前一亮,“你还识路吗?”
w?a?n?g?址?F?a?b?u?Y?e?ī????ǔ?????n??????????5?.??????
女子姓张,在家排行老二,说话时,黢黑的眉拧成了川字,“不记得了。”
“大概方向呢?”
张二娘指了指西北方,梨花道,“回去后我让李解前去看看。”
没了岭南人的威胁,过冬就是必须准备的事儿,梨花抱着枯草回去就让李解和刘二去西北方瞧瞧,先探路,之后再去搜寻村里的物件。
过冬不仅是族里人,附近几个村的人也要告知一声。
岭南几千人进了山,多拉拢些人,到时才能共同抵御外敌。
于是,等李解他们挑着被褥回来后,梨花就找几个村的村长说了过冬事宜,他们年纪大,经历的事情比梨花多,面对梨花的提醒,没有任何人质疑,只道,“今年气候怪异,寒冬必是不好过,说实话,前几天我就在琢磨囤积柴火的事儿了,三娘现在提出来,我觉得必须下山了。”
否则寒冬一来,大家冻也会冻死在山里。
其他几个村长点头附和,“三娘,你们的人出去过,由你们领路如何?”
“没问题。”
只是如此一来,她必须回谷交代些事,她和秀儿一说,挖地基的秀儿道,“李解在,三娘你忙你的去吧。”
几天下来,她们已经不那么畏惧生人了,而且三娘为了让她们适应,早晚安排了人守着,且都是孔武有力的汉子,她们心头踏实得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