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4(1 / 2)

加入书签

梨花已经跟他们说过手实的重要了,为了安稳日子,弄些手实势在必得,赵三壮为赵广从说话,“堂兄是务实之人,否则也不会常年待在地里伺候几十亩庄稼了。”

赵广昌父子两负责铺子经营,而田地之事全由赵广从负责,要知道,种地是最累的。

这些年从没听赵广从抱怨过。

赵武想到这,不禁心生敬畏,“堂兄是好人。”

赵三壮正要点头,突然想起梨花的叮嘱,没有表态,“好与不好,过几日就知道了。”

梨花说了,赵广从要是偷懒又或偷跑,就把他拴起来带回去。

紧要关头,谁敢背叛族里,她必重惩,赵三壮走向笑容满面的赵广从,从腰间取了一根竹筒给他,“三娘让你好好干,其他事她会替你安排好。”

事已至此,赵广从心知必须听梨花的,“咱走吧。”

出城往北走五十里才是益州地界,赵广从去的时候不多,但叮嘱,“益州民风彪悍,碰到他们,莫轻易动手,我想过了,今年过世的人多,咱们可以花钱买死者的手实...”

他接过竹筒,看向赵三壮,“三娘给了你多少银钱?”

“???”赵三壮没听懂,“什么钱?”

“你出门三娘给了多少钱?”

赵三壮仍不懂,却也老实回,“没给。”

“什么?”赵广从跳起,“不给钱我们吃什么住什么?”

还以为多大点事,赵三壮拍拍后背的背篓,“我们带了干粮和水,竹席也带了的。”

赵广从看着背篓里用草绳拴紧的圆滚滚的竹席,张了张嘴,“难不成风餐露宿?”

“对啊。”赵三壮惊讶,“咱去做正经事的,难不成花钱住驿站?”

从村里出来,担心衙门追究他们乱跑,他们从不敢在驿站附近逗留,哪怕歇息也尽量选择离驿站远点的地方,赵三壮提醒赵广从,“堂兄,咱们逃荒还是低调一些得好。”

那也不该不给钱啊,赵广从怀疑赵三壮骗他的,又去问赵武,“三娘真没给钱?”

“族里的钱请了大夫看病就没剩多少,哪儿有钱给我们?”

“我大兄不是给了五百两吗?”赵广从脱口而出。

赵三壮和赵

武一副看傻子的表情看他,“堂兄,你怕不是做梦吧。”

五百两是多少?赵广昌怎么可能有?

“......”

看几人表情如出一辙,赵广从怀疑梨花没有把那笔钱上交给族里,他问,“哪些钱算族里的?”

赵三壮不假思索,“我们挣的都算族里的。”

“......”

这他娘谁定的规矩?他千辛万苦挣的钱为啥算族里的?

见他脸色不好,赵三壮道,“堂兄,没钱也无妨,咱们的任务是手实,兜着钱反而碍事。像我娘,刚出门那两日,生怕钱被偷了,紧张得不行,后来我娘把积蓄全给族里买了牛,她现在吃好睡好,别提多轻松了。”

“......”

有这么安慰人的?赵广从望天,“四婶的钱去哪儿了?”

“买牛了啊,族里有钱的人都给了。”赵三壮道,“三婶没给,因为三婶没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