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5(2 / 2)

加入书签

几人默契的看向老村长,后者望着梨花,目光要比以往沉重。

赵大壮问,“我爹怎么说?”

梨花一字一字顿道,“不走,谁认怂就逐出族谱。”

“……”前些天他爹可不是这么说的。

为了不让走投无路的老丈一家抢他们,他爹送粮又送水,现在改主意了?

? 如?您?访?问?的?网?址?发?B?u?页?不?是?ǐ??????????n????0???????.????????则?为????寨?站?点

赵大壮看着他爹,“他还说啥?”

“为民除害。”

“???”赵大壮盯着他爹沧桑的老眼左看右看,硬是没看出“为民除害”几个字来。

等等,什么为民除害?赵大壮错愕的抬起头,看向抱着麻袋满意离去的男人,“我爹…”

莫不是想以恶制恶?

见他懂了,梨花稳重的拍拍他的肩,“四爷爷就是这个意思,五堂伯,去安排吧。”

身不能动嘴不能言的老村长:“……”

他啥时说要为民除害了?这三娘,又乱说!

赵大壮看向无边夜色笼罩的大山,“抢回来的粮食怎么处理?”

“咱自己留一半,剩下的还回去卖个人情,问问有没有人认识奎星县衙门里的人,方便咱办过所。”

男子担子被抢,多半是有人识破了他的谎言,五黄六月的,少有人出门,戎州城的消息怎么可能传到青葵县这边来。

再者,有过所者能畅通无阻的进出城是朝廷规定的,何来必须有亲戚在城里一说?

连她都知晓的事,肯定还有不少人知晓,而这儿到戎州城只有奎星县的县衙能办过所,可想而知衙门前聚集了多少人。

赵大壮亦想到这点,“咱们人多,怕是不好办。”

商人和读书人经常离家远行,办过所容易,普通百姓的话,没有正当理由是不得离乡百里的,否则会被视为叛军处置,因此过所卡得很严。

梨花一度也这么以为的,然而到处是难民,衙门压着过所不给,只会激起民怨。

除非奎星县县令撂担子不干了,否则不可能置难民不顾。

她道,“先问问,谁要是有奎星县县衙的亲戚,邀他们与咱同行。”

赵家人多势重,给几口之家当靠山不成问题。

赵大壮也琢磨过来,“成。”

这时,粮食的男人们鬼鬼祟祟往山里去了,赵大壮急忙叫几个魁梧点的汉子,抄起家伙就往前追。

官道上没睡的人看到这幕,害怕殃及到自己,仓惶的收起行李往前挪。

族里的妇人们通通醒了,自发把孩子围起来,警惕的盯着四周。

挪地的人扑灭了火堆,官道暗了许多,老太太紧张的握着锄头,“三娘,你五堂伯他们不会出什么事吧?”

“不会,那群人不是附近村民,此番上山是想营造山里有帮手的假象罢了,实在他们有家人在官道上,不会和五堂伯他们硬拼的。”

刚说完,漆黑的山里爆发几声怒吼叫嚷,接着是窸窸窣窣的响动,以及哗哗哗的树叶声。

估计打起来了。

老太太胆战心惊,“咱要

不要帮忙?”

“等五堂伯的消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