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3(2 / 2)

加入书签

第69章 唯独看着那薛明英时,是克……

等公主府侍卫牵来匹健硕黑骏,李珣跃上马背,在日头尚盛时回了宫,纵马到太极殿前,下马步入之时,对内侍吩咐了几句,便到了书室里。

过不久,容安从东市附近的宣平坊回来,不用底下内侍多加转述,脚步已就朝着书室走了。

他在外求见了声,蹑手蹑脚走了进来,见主子在看着折子,却并未如往常退去一旁,而是弓着身道:“回主子,薛娘子已在宣平坊那里安置好了,主子派去的宫女等人奴婢也叫她们留在了那里,手脚伶俐些,好生服侍着别出错。”

“好”,李珣将折子随手一放,答了声后,若有所思地望着书室的门,想问那人是否提起过何时回宫,可露出些许记挂他的痕迹,刚起了念头就放下了,紧合了合眸,呼吸过几息之后,再睁眼,复归了冷静道,“派人将霍荣召来,朕有事要他去办。”

容安领命而去,没有不知趣地提起,那位娘子看样子是打算在宣平坊长住,和薛夫人说话间提起春夏两季家宅窗子要换上湘妃竹帘的事。

霍荣得知宫中召见后,连忙驱车而来,宫门外下了车,走去太极殿的路上,不时擦着额上密密麻的汗珠,脸上惊疑未定。

不知何时起,他就越来越难见到陛下了。

递进来的折子如石沉大海。

他的官职也始终停在了中书舍人上。

舍人有六,他不过其中之一,又专管制诰之事,无法面见天颜,无异于坐上了冷板凳,连带着旁人开始猜测,陛下是否无意提携霍家,不过是面上礼待几分,仅此而已。

于是这两年中,霍家门庭渐渐冷落起来,连昔日不如他们的河东族氏,新进才迁来上京的,也能时而欺侮于霍家。

霍荣敢怒不敢言,只是每当忍耐到极致时,便会去到家里那个偏居侧园的小佛室,看见那守在门前的禁卫之时,油然生出几分悔意,深深印在心中,无法抹去。

当初他过于高估了霍家在陛下眼中的分量,壮着胆子,用自己在两浙的功劳保下这个妹妹,想着时间久了,霍家总是陛下母族之人,没道理为个薛家女,就让妹妹这个霍家人呆在佛室一辈子……

可没想到等到的是霍家失去了帝心,在上京之内如丧家之犬,人人可以踩上一脚,再不见昔日河东大族之风。

今日得知陛下召见,他心下一紧,只觉未必是什么好事。

等到了太极殿书室门外,等着容安进去通传的功夫,因四下安静寂然,霍荣越发惶恐,深深低下了头,想着自己这些日子是否哪里犯了忌讳。

容安进来时,李珣又扫了眼方才看的折子,上面写的是霍荣的具员簿,记述了他履职以来的政绩课考,不算好也不算差。

但据容安所说,面目精神比起前两年来,可就差远了。

身负河东第一俊才之名,本是十足的意气风发,如今却尽显落魄之色,举止透着不安。

磨性子磨到这个时候,也差不多到火候了。

李珣没有见他,只是让容安将折子送到他手上,顺带着传了句话给他。

霍荣听后脸色一下子衰败如坟。

陛下只给了他四个字,后宅不宁。

霍荣出了宫,回到家后,将他亲手安排下的,暗中守着那间佛室的侍女和嬷嬷叫了来,一个一个地严加盘问,问到深夜,直接命人将其中三个关进了柴房,听候发落。

他自己闷在了屋子里,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