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2 / 2)

加入书签

过了会儿,她听见那姑姑脚步匆匆地走进来,眼睫一颤,倏得抬起头,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她。

那姑姑扑通一声跪在了皇后娘娘面前。

她心向上提了起来,双唇紧抿。

下一刻,她听见那姑姑带了笑意的声音响起。

“回娘娘,奴婢将这里的事都禀告给陛下了,陛下一听便极高兴,说崔宜崔都督戍边有功,岭南亏得有他守着,又与齐国公是连襟,两家人亲上加亲,这门亲事……”

那姑姑顿了顿,薛明英见她促狭地看过来,愣了愣,又听她接着道,“乃是天作之合,陛下准了!连娘娘的懿旨也不必下,等过个几日,挑个良辰吉日,陛下亲自下一道旨意,将薛娘子许给崔家,结准这门亲事!”

这便是应准了。

还要亲自下圣旨赐婚。

薛明英被母亲急忙拉了起来,跪在皇后娘娘面前,磕头谢恩。

磕头时,她看见自己模糊的影子落在地上,忽然想起那年十二岁,母亲与父亲刚刚成婚,也是这般带了她入宫求见皇后娘娘。

磕完头起来后,皇后娘娘问她要不要去花园走走。

她摇了摇头,满怀期待地问,东宫在哪里,她想去东宫看看。

六年过去,她想去的地方已经变成了岭南,曾经想去的地方也再不愿踏足本分。

谢恩之后,薛明英起身,和母亲向长阁殿外走去。

一步一步,仿佛她正从这六年当中穿行而过,亲眼看见许多个从这里向东宫奔去的身影,压抑不住的兴奋与期待,最后却都消散了,什么都没留下。

可是,会消散的、留不下的,本就是不属于她的,也是她用尽全力却得不到的,既然如此,她就不要了。

薛明英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心中前所未有的轻松。

殿门一开,耀眼的日光洒在了她脸上,她抬手一挡,又慢慢放了下来,发现刚才密布的阴云早已悄然散去,青天白云之间,冬日难得旭阳正悬在天边。

“娘,我在这个地方求的事,也如愿一回了。”

她看着那冬阳,轻轻说了声,侧过脸对母亲笑着。

薛玉柔眼中发红,摸了摸她被日头照得发暖的脸,含泪点点头道:“我也不曾想到,今日会这般顺利,也是叫我如愿了。阿英,我们回家去,岭南隔着远,有许多东西得早早预备起来了,不然来不及。”

薛明英挽着她往前走,笑道:“好,我听娘的,娘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回家。”

可转过这条宫道时,她却看见那人出现在了路的尽头处,朝这里走来,路两边跪倒了宫女太监,口中皆道:“拜见太子殿下。”

薛玉柔当即担心地朝身边看了眼。

薛明英却仍是笑着,还告诉她“太子殿下来了”。

她不避不让,在人走到跟前时,随母亲给他行了个再端正不过的叉手礼,得他免礼后,起身,看着他下颏处,眉眼未抬,面色淡然。

李珣随口应下她母亲的寒暄,眼轻轻一垂,便落在了她身上,感觉到些许异样。

她今日格外……格外的守礼。

上次到东宫时,面上虽也礼节周全,却特意挑了离他最远的位子坐,一眼便能看出她在生气,气性还不小。

这次却是平淡如水,在她身上看不出气与恼,仿佛和那些见了他的寻常官宦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