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81 章 晖晖其羽(十三)(2 / 2)

加入书签

敦亲王福晋:“……”这女人是从哪儿来的!

忍不下去了!

敦亲王福晋挑眉道:“娘娘这话十分没规矩!皇后娘娘还在上头,怎的就轮到莞嫔娘娘叫本福晋弟妹呢!”

甄嬛:当场错愕。

皇后: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她真想和敦亲王福晋喝上一杯!

甄嬛可算知道弘暄世子那脾气是从哪儿来的了,有这么一对父母在,弘暄的脾气又能好到哪儿去?

敦亲王福晋的意思是:你不过是个妾,与本福晋论家理还不够格!

好似一巴掌当众扇过来。

她忍着羞臊说道:“福晋这般,倒叫本宫无地自容了。”

只听敦亲王福晋冷笑一声,理都不理她,侧身对上首的皇后说道:“皇后娘娘也忒大度了!难道我敦亲王府的侍妾,也配和皇后娘娘论家理吗?”

你家的妾要和我论家理,那我家的妾也能和娘娘论家理不成?

甄嬛觉得又一巴掌迎面扇来。

皇后虽然被质问了,但是看在敦亲王福晋“代”她呵斥甄嬛,心情也很好,再加上儿子同弘暄关系还不错(皇后以为的),她也乐得给她几分颜面。

“福晋还是太恪守规矩了!”皇后缓缓说道,“莞嫔待人向来亲热,像宫里的安常在,莞嫔都把她当亲妹妹看待的。”

甄嬛:大巴掌接连而来。

“莞嫔就是把

福晋当成亲姐妹了,所以才忘了规矩。哦,对了,今日在本宫面前,也不必讲什么规矩。”皇后把话圆了回来。

敦亲王福晋扬声道:“娘娘大度,有娘娘这样的国母,实在是大清之福,天下之福。”

皇后笑纳她的称赞。

甄嬛……被晾在原地。

等到好不容易皇后把皇上的旨意说出来,只等敦亲王福晋谢恩时,敦亲王福晋却一脸诧异道:“娘娘这是何意?妾身之女只有六岁,如何能嫁往蒙古啊!”

皇后心里都想笑了,这敦亲王福晋真是聪明人。

她安慰道:“皇上喜欢你家的小格格,带到宫中抚养也是恩典,格格有了公主的身份,你还担心什么?怎么就是嫁蒙古了呢?”

“莞嫔,这主意是你出的,你也来劝劝福晋。”

甄嬛:“???”

刚被敦亲王福晋怼了一顿,现在又见她双目含泪哀求不已的可怜模样,甄嬛心中颇觉快意,“皇上膝下儿女不多,格格抚养于宫中也是喜事,福晋应该感恩才是。”

见敦亲王福晋愤恨地瞪着她,甄嬛觉得心中的郁气都散了,一时高兴就多说了几句,“本宫为福晋考虑,还请福晋遵从圣旨,福晋既为人母也为人/妻,自然时时事事都为夫君子女打算,以他们为先。王爷性子直,难免与人结怨,若有公主,在皇上面前时时劝上几句岂不更好?本宫也会在皇上面前说,让福晋时时来看望公主可好?”

“公主养在皇后娘娘面前,也是公主的福气呢!”

敦亲王福晋听后,勃然大怒道:“原来是你!”

甄嬛:“???”

敦亲王福晋怒道:“莞嫔娘娘也是有女儿的,若是本福晋的女儿养于皇后娘娘面前是福气,莞嫔怎的不将自己的女儿送去!明明是舍不得自己的女儿,偏偏要拿本福晋的女儿当挡箭牌,甄嬛,你好狠的心啊!”

甄嬛莫名其妙:“福晋这是什么意思?”她镇定心神,又看了看前面微风不动的皇后,“皇后娘娘是皇上所有孩子的嫡母……”

“够了!”敦亲王福晋怒斥道,“是人是鬼,本福晋今日才看清楚!皇后娘娘,臣妾身子不适,先行告退!”

留下满脸不知所措的甄嬛。

敦亲王福晋出了宫,就命轿夫加快速度,身旁侍女还从暗格里拿出几个香囊,却见她们家福晋根本就不用香囊刺激,泪珠子噼里啪啦地掉。

只把两个侍女吓得魂不守舍,“福晋,福晋!”

敦亲王福晋边哭边说道:“弘暄与我说的时候,我还半信半疑的。他给我看证据,我也还是不信。总觉得我有她交好,她总不能害我。没想到,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恶毒的人啊!”

侍女也是义愤填膺,“福晋,咱们告诉王爷吧!格格可不能去宫里啊!”

敦亲王福晋哭得真心实意,“他是臣,皇上是君,他还能抗旨不成?”

等到了王府门口,敦亲王爷俩刚好听戏回来,“恰好”就看见自家福晋哭得站都站不住的模样。

“这是怎么了?谁欺负你了?”敦亲王大吃一惊,连忙扶住自家“柔弱可欺”的福晋,又骂侍女,“怎么服侍福晋的,要你们何用?!”

敦亲王福晋含着泪,“爷,妾身对不住您啊……”说完,“晕”了过去。

一旁的弘暄凄厉大叫,“额娘!”

片刻后,整条街都听到了敦亲王那如同号丧一般的声音:

“皇阿玛啊,你睁开眼睛看看,儿子一家要被欺负死了……皇阿玛,你怎么去得那么早啊,没人庇护儿子了,儿子活得好苦啊……”

中间还夹杂着少年因为变声格外难听的声音,“额娘,额娘啊啊啊啊啊!”

很快,这条街其他人家纷纷冒出了头。

第182章晖晖其羽(十四)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