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43 章 番外(一)后来的故事(1 / 2)

加入书签

第43章番外(一)后来的故事

承庆五年

没错,弘晋的年号就是“承庆”,他早殇伯父的名字。他是这么想的,要不是伯父们打架,他还真来不了这个世界,所以他登基后,大手一挥,用他伯父的名字做年号。

至于为什么不用他亲伯父承祜的名字,他只是单纯觉得承庆比承祜更适合做年号。

对于这些,处于太平行宫的胤礽一概不管。

他现在的日子相当悠闲,每日铺开纸,拿起笔,画画。旁边还有妃嫔送上茶糕点什么,画完再题上一首诗,妃嫔宫人还得恭维一番。

这才是爷该过的日子啊!

他把自己的画作制成了集,给宫里的弘晋送过去,自诩诗画一绝的弘晋羡慕嫉妒得不行,走了太上皇后的路子来到太平行宫好好地玩了三四个月。然后他决定效仿他玛法,将太平行宫打造成第二个畅春园!

太上皇后就是徐燕宜,弘晋的身份是她所出的三皇子,弘晋登上了皇位,她也就成了太上皇后。一直被幽禁的皇后朱宜修也成了太上皇后,为了区别称呼,朱宜修是中宫太上皇后;徐燕宜是玉照宫太上皇后。虽然人人都知道皇后是犯了错才会被幽禁,但明面上还得说一句“皇后凤体欠安”。

朱宜修自太后病逝以后,就修了个佛堂,潜心礼佛,说是赎罪和祈福,父子俩就随她了。

言归正传,自从弘晋来了之后,太平行宫一日比一日热闹,胤礽画画,弘晋也跟着画画,最后父子俩将二人的画作合起来,还请徐燕宜写了序。两代帝王合作、一代太后题序,这段故事一时间传为佳话。人人都在感叹天家父慈子孝,帝后和谐。

随胤礽来太平行宫的太妃们很羡慕,胤礽随即大手一挥,想画画作诗的,都随你们,画出来写出来,朕给你们题序!

后宫和谐,不生事端,这也是可以拿来被人称颂的。如果后宫屡生事端,那就是不足给天下人做表率。

众妃很兴奋,一时间行宫内分外和谐。

但也有妃嫔不开心,例如慕容世兰安陵容等,她们不通诗词也不擅作画。正苦恼之际,弘晋道:“众位妃母总有擅长之道,何必拘泥于吟诗作画呢?”

几人忽然有了灵感。

慕容世兰写出一个又一个话本子,拜这些年读过的话本子的福,她的想法还不赖。最初的作者只有她一个,但是出嫁的嘉和长公主读过之后,兴致勃勃地出了不少主意,给慕容世兰提供了不少灵感;出嫁的几位长公主关系都很好,嘉和又通知了淑和、穗和、睦和姐妹几个,于是作者由最初的慕容世兰变成了她和几位长公主。后来,为了支持女儿,吕盈风和胡蕴蓉都出了不少力。她们还给自己的小团体起了名字,叫“余容社”,谁让她们是在慕容世兰这里交流呢!

大家本来写的都是话本子,但是某日吕盈风看几个宫女学着话本里好笑的片段,逗得她前仰后合时,忽然来了灵感,找了慕容世兰说要将话本编成戏剧。大家臭味相同,学不来太上皇那高雅的

禁笑笑:瞧瞧,她还是很好运的,有了视她如己出的养母,疼爱她的父皇,还有这样一群姐妹。路上,年纪较她小的睦和还和她说起了当年另一件秘闻:后宫里有个姓沈的私通太医,还怀了孩子。

嘉和隐约听过这件事,甄嬛和沈眉庄同是她父皇的后宫中比较得宠的妃嫔,但是两人几乎前后脚失宠,甄嬛太能生事了,以致父皇废了她的位分撵她出宫。

睦和神神秘秘,“当初那个沈氏为了出宫见甄氏,还买通太医给我下药呢!”

几位长公主惊呼出声,穗和连忙问:“后来呢?你没事吧?”

睦和:“我都好好地坐在这里,当然没事了!后来那个沈氏和那个太医就暗通款曲……等她生出那个孽种,父皇就让人给他下了药,让人发烧的那种……那个孽种熬不过,就没了,沈氏也一头撞死了。”

几人静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