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4 章 · 第一百四十四章(2 / 2)
杜悯把公文送出去之后,他把衙门里的事务交给孙县丞,自己带着司户佐和主簿以及一干衙役在黄河沿岸以及附近的农田打转,看何处适合修大渠。
半个月后,大渠的选址定了,考虑黄河水位深浅,大渠的选址跟河里沙洲隔水相邻,此处的堤防砌一个凹口,黄河丰水期带来水患的时候,水流经此地漫过凹口流进大渠,避免水淹沙洲。再则,黄河水在此分流,河中泥沙沉积,沙洲地盘可以拓宽,到了枯水期,役工可以走上沙洲,在裸露的河床上挖掘泥沙。
杜悯望着河中的沙洲,扭头跟主簿说:“经年后,沙洲面积日益扩大,若是遇到一个大旱的年景,黄河水位骤减,此处河床大面积裸露,那时会是在黄河里修建堤防拦水的好时机,就此绝了下游的水患。”
主簿不懂水利,他心想堤防把水拦住了,黄河断流,下游岂不是没水用了?他不懂不敢多问,再则也是没影的事,问了也没有意义,便笑着点头:“大人走一步看三步,实在是厉害。”
杜悯对这句屁话无感,他望着河面,心情激昂地放话:“本官有生之年若是能遇到这一天,我一定亲自来督办建堤之事。”
“那时大人必将穿紫戴玉,下官若是还活着,定去三十里外亲迎。”主簿拍马屁。
杜悯对这句话满意,他赞赏地瞥主簿一眼,说:“三月中旬了,各县的春麦种得差不多了,人手都清闲了,你安排衙役去各个县雇人吧。”
“是。”主簿应下。
杜悯看向对岸,赵县令那个老贼还真坐得住,对岸的堤防还是往年修的,没加高也没加固。
*
四月初,杜悯独自一人骑马前往洛阳,他先去拜访尹明府,赔罪道:“伯父,我收到我大哥的来信,我爹娘和我大哥大嫂无法在我大婚时赶来观礼,在信里,我爹娘让我代他们给您和伯母赔礼。”
“出什么事了?”尹明府皱眉。
杜悯无奈地笑一声,“说来好笑,我们本是水乡的人,二老却无法适应长久的水上生活。您也知道,大船的船舱都在甲板下,行船时,船舱里的人能清晰地听见水流声,我爹娘年迈,精神不好,二老睡在船舱里听着水流声压根睡不着。日夜都不能合眼,船行到扬州,他们已经受不了,扬言要跳船淹死求个痛快。没办法,我大哥大嫂只能带着二老在扬州下船,来信说他们打算在扬州歇个几天,再走陆路返回吴县。”
尹明府松口气,“年纪大了的确是受不了船上的日子,让你爹娘以身体为重,不能来也算了,以后遇到机会,你带采薇回乡拜见公婆。”
杜悯应是,“我恩师能来,大婚时,我请他代坐高堂,见证我和大娘子的婚礼。”
尹明府又松一口气,有个长辈在就行。
“我还打算请郑刺史去为我主持婚礼,一定把婚事办得风风光光的。”杜悯又说。
尹明府满意,“郑刺史答应了?需要我出面邀请吗?”
杜悯点头,他正有此意。
〓作者有话说〓
12点还有一更
第145章·第一百四十五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