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3 章 · 第一百四十三章(2 / 2)

加入书签

小半个时辰后,小学堂下课,望舟和他的同窗们陆陆续续跑出来,他如往常一样把夫子和同窗们一一送走,正要问下人他三叔有没有回来,就听饭厅里响起一道久违的咳嗽声。

望舟像匹小马驹一样冲了进去,见到饭厅里的爹娘,他大叫一声,“娘,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半个时辰前。”孟青回

“我不想跟你说话。”望舟把墨锭擦干净,又拿着砚台去水盂里清洗。

杜悯把自己的砚台也递过去,“这个也洗洗。”

望舟照做。

“出来吃饭。”杜黎在外面喊。

杜悯应一声,他等望舟忙完了,叔侄俩一起出门。

在饭桌上,孟青说起空慧大师和尹长吏,“老三,以后要是有机会,你替我大伯造造势,他有慧根,若是哪天得贵人看重,有他在,你和望舟都能得到好处。”

“行,我记下了。”杜悯答应。

“我还有一个事拿不准,你替我参谋参谋。你觉得我要不要向郑尚书进言,让他安排一批小吏学做纸扎明器,出师后前往各个州县建立义塾推广纸扎明器?”孟青说,“还是就按照我如今的步调,聘请管事前往各地?”

“怎么突然有了这个念头?”杜悯问。

“各地都有佛寺,纸扎明器若是和佛法绑定在一起,官吏们应该会买账。我想着这是一个机会,由各地新科进士联合寺庙造势,要比人生地不熟的管事大老远过去自己摸索,见效更快。”孟青解释,“实话实说,一个州有四到七个县,而大唐疆土上有三百多个州,仅凭我一人之力,我无法让义塾遍地开花。再则,多了我也辖制不住,我不可能年年带着你二哥去各个义塾巡视,赚的钱又不是装进我的腰包。”

杜悯吃饱了,他掏出帕子擦擦嘴,问:“二嫂,你急什么?就像你说的,又不是给你赚钱,谁收钱谁操心,这是礼部该操的心。你就按照你的步调来,礼部要是有变动,你跟着配合就好了。”

“这可不像你的行事作风,如何得上官赏识?就是要提前为上官分忧解难。”孟青摇头,“义塾的名头再响亮,但也沾上利了,与商有关,官可能看不起,他们可能不会看重义塾的发展,只求能得利就行。

我想借这个机会为我自己造势,如果我的计谋被采用,不仅能给众多等待铨选的进士一个官位,一两年内,受捐的钱财也是很可观的,或许可达上百万贯。如此郑尚书的宰相之位唾手可得,我还能央他为我求得赏赐,或许圣人还会主动赐下封赏。”孟青越说思路越清晰。

杜悯坐直了,他端起饭前沏的冷茶水大喝一口,冷意压下胸中的波澜,他冷静地分析:“难点有二,一是授官之事归吏部管辖,此事由礼部发起,义塾又归礼部,最终礼部得名得利,吏部不一定愿意,争执起来不知道要拉扯几年。二是关于你,各地义塾都有主事人了,你怎么办?也只辖管一县的义塾?这相当于削弱了你跟礼部的关系,削弱了你的分量。”

“今年派出去建塾的掌柜在一年内肯定能让义塾盈利,可能到了年底,一二十个义塾的盈利合起来能有一二十万贯,礼部得了钱,猛地看清义塾的价值,会不会安排小吏来跟你二嫂一起管理义塾,吞下她费心经营的成果?真到了这一步,岂不是失了先机?她的分量还是会被削弱。”杜黎提出另一种可能。

“这的确是可能发生的。”杜悯认同,他搓一把脸,站起来绕着饭桌转圈,火急火燎地说:“我怎么只是个县令?我要是礼部尚书或是吏部尚书多好,这么大一块儿肥肉被外人吞走了!心疼死我了!”

第144章·第一百四十四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