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 · 第 111 章(2 / 2)
“我、我什么意思都没!”卢佺红着脸说完,攥着拳头就跑了出去。
高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啧,还问什么问?他巴不得咱们赶紧把这事定下来呢。”
……
江小娥可不知道有人盯着她,就算知道了也一点都不在意。
像这种事她早就习惯了,上辈子的她就不缺追求者,他们追他们的,她做自己的,她的人生重点就不在谈情说爱上。
再次刊登报纸的事传开,江家再一次热闹起来,不单单家里热闹外面也格外热闹,全都在询问她养蜂机的事。
能说得她就说,不想说得就笑笑搪塞过去,小巷人多,但像这种大喜事的时候也没那些不识趣的人说些风凉话,不然都不用江小娥说什么,冯婆子等人就能骂得对方不敢出门。
“对了,小娥啊,听说那边还奖励了你一张自行车票?”
江小娥点了点头,“没错。”
但本身,江小娥就没担心过这事会不成,与其在这个问题上胡思乱想,还不如多干点活。
先前几人回盘后,在机器整体上并没有做太大的调整。
而是参考了骆工先前所说的那些,将内部结构精简一下,去掉多余的部位。
等最终的图稿出来,就会发现他们可以节省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材料,还不会影响到机器的性能。
没有太大的改动,制作过程大概率不会出现问题。
江小娥便将活交给了他们四人,她找人在木棚这边搭了一个小台子,打算动手拆开从骆工那里拿来的小型电机。
比巴掌大一点的电机,拆开后会发现里面有很多个小玩意。
磁铁、线圈、简易电枢、弹簧石墨片等等……
每一个物件都有它的作用,全部结合在一块却能用电带动机器,江小娥对这些还挺感兴趣的。
她用钳子将这些物件一一拆开,尤其是铜线圈这处,虽然铜线不易断但线径只有0.2-0.4毫米,处理起来得小心再小心。
她用两个小时将巴掌大的电机全部拆开,拆开的所有配件都分开摆在台面上,在右侧还放着一张画着粗线稿的图纸,没钱嘉树画得那么细致但该懂的都懂。
“这些东西都好小啊。”罗朗凑了过来,他感觉自己说话时都不能太大声,就怕一个用力将台面的物件吹跑。
“小归小,但也不是没重量。”江小娥突然有些馋骆工的操作台了,她现在是要什么、什么都没有,一些高精度的测量工具想弄都弄不到。
要不……自己做一个?
紧跟着江小娥就摇了摇头,太麻烦了,能用到的地方也不多。
拖拉机厂就算不会每个人都配备,但肯定也能申请到,现在做一个用到的时间也不多,而且用的地方不多都没推广的必要。
罗朗有些好奇,“小娥姐,你能再重新组装起来吗?”
江小娥将起子递过去,“不如你来试试?”
“我?”
江小娥点着头,跟着道:“图稿上有大致的步骤,你可以尝试组装一下。”
罗朗有些心动又有些迟疑,“万一没弄好……”
江小娥笑着,“有我兜底你怕什么。”
罗朗一听,瞬间不慌了,他正想开口要说些什么时就被钱嘉树给挤开了,“你不来我来,有小娥姐兜底我不怕。”
别挤开的罗朗呲了呲牙,但谁让他手脚慢呢。
他们这个小团体争争抢抢是常态,最开始还不是小娥姐领队时,抢得最狠的那个就是她了,谁抢到谁先来,谁手脚慢就得认。
四个人轮流来,等最后的方大牛将电机再一次组装起来,江小娥什么都没说,而是将电机收了起来,这弄得方大牛有些失望,还特意提醒了一下,“小娥姐,我做好了诶!是不是得夸我们几句?”
江小娥“哈”了一声,“是不是还得给你们弄个奖金,再奖励个大红花?”
“那倒不用了。”方大牛说着,他感觉这半年来自己富了不少,别看他一脸憨厚的样子,但拿回去的钱说一半藏一半,私房钱已经攒了不少。()
?癑?????筑??し敧??╚???N??虎?块???屏??葶灎噓??豔???獑???鱧????婐絶靟?块??
⒗想看白茄写的《六零年军工厂日常小巷里的重组家庭[六零]》第 111 章 · 第 111 章吗?请记住.的域名[()]⒗『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一开始他们都不想收,但四张嘴都说不过小娥姐,反正他听得是一脸茫然,稀里糊涂就把钱收下了。
“小子们,你们还有得学呢。”江小娥画的图稿不够精细,但就像她所说的那样,该有的都有,而且合作这么长时间,几乎都已经习惯对方的画风,所以在步骤上四个人轮流尝试倒是没出差错。
就是吧,在一些操作上难免有些失误,导致四五个地方出现了轻微的破损。
她没点明,只是记在了心里,打算等之后再修补回来。
而本身这些对于他们来说都有些超纲,基础还没开始打好就上高强度,不一定是好事,这次只当是简易的组装,再具体的就等他们入了厂看师傅教不教吧。
毕竟四个人完全任职不同的工厂和岗位,和本业没关的技术略懂就好,倒是没必要花费太多时间,毕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她没解释这些,而是道:“周洲,你明天有时间帮我用铁片剪裁个东西,提前化好大小称重,我私人用材料的钱我自己出。”
“你想剪裁什么?”
江小娥没动手画稿,而是直接比划着,“风扇你们都见过吧?帮我弄三片扇叶。”
“扇叶?”
“小娥姐你弄扇叶做什么?”
江小娥眉眼微微弯了弯,她说着:“难得有这么一个电机,总不能光摆着看吧?”
【作者有话说】
推一推基友的年代文,《榕城人家[年代]》作者:听金坎
1980年榕城的老曾家很是热闹:
老大一心准备三战高考,媳妇却想抢在计划生育前,夜夜拉着生儿子,小床晃得全家塞棉花;
老二给女儿取名胜男,携家带口从知青点返城,暗暗发誓要在城里扎根;
最小的老四刚被退学,小嘴叭叭能怼,巷口的大爷大妈看到都要绕道走。月芐
而曾舒仪作为不受宠的老三,心里攒着一口气。
她家十口人挤在三房小院,连过道都摆了床,日子过得看不到荤腥。
兄弟姐妹还各有小心思,都想让自己过更好。
曾舒仪也想为自己争一争,她要过好日子,住大房子、开桑塔纳……很好很好的那种!
思来想去,她打算走在时代前端,下海搞个体经济!
第112章·第112章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