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4 章 番外1·梁九善篇(1 / 2)

加入书签

1993年的秋雨,冰冷地拍在梁九善的头顶,连同那份几乎将他吞噬的无助与愤怒。

姐姐!他得赶去救姐姐!

这个雨夜,她一个人留在家里,会不会有危险?

然而,当他浑身湿透、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几乎要从喉咙里跳出来般冲进家门时,预想中的惨剧并未发生。他看到的是那个穿着警服、身姿笔挺如松柏的身影——姜凌。

她正和李振良配合默契,动作干净利落地将狰狞嘶吼、额角淌血的钱大荣反扭制伏。

金属手铐闭合时发出的那一声清脆“咔哒”,是梁九善听到的最美好的声音。

一直欺负他和姐姐的钱大荣,被捕了!

姐姐梁七巧紧紧抱着那只父亲留下的的铸铁煤钩,身体不知道是因为恐惧还是兴奋,微微颤抖着,眼睛里闪烁着劫后余生的、奇异又明亮的光彩,她看着弟弟,声音无比清晰:“我,不怕他!”

梁九善觉得生命里透进来一道他从未敢奢望过的、璨然生辉的光亮。

那一刻,梁九善的目光便无法从姜凌身上移开。

是她,这个看似清冷淡漠、甚至有些疏离的女警,在派出所的审讯室里,以他从未见过的雷霆手段和洞悉人心的锐利,逼得不可一世的钱家父母节节败退,为他们姐弟夺回了久违的公道与尊严。

也是她,心思缜密地布下了一个他当时未能完全理解的测试,最终将钱大荣这个恶魔彻底绳之以法,保证了他和姐姐的安全。

庭审结束,钱大荣被判处收容教养两年。

走出庄严肃穆的法庭,秋日的阳光有些刺眼,他一眼就看到了等候在外的姜凌。她站在那里,神情依旧平静,却像一座可以依靠的山岳。梁九善心中澎湃着难以言喻的感激与崇敬,还有一种连他自己都尚未明晰的、激烈的情感。他鼓起勇气走到她面前,笨拙又真诚地唤了一声“凌姐”。

她似乎微微怔了一下,随即唇角弯起一个极清浅的弧度,点了点头,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可以。”

那简单的两个字和那转瞬即逝的笑容,像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落入他少年时历经风雨后略显荒芜、却无比渴望救赎与指引的心田。

“凌姐……”此后无数个日夜,他在心里反复咀嚼、描摹这个称呼,仿佛每念一次,就能离那道照亮他人生的光更近一点,就能将那份温暖的希冀攥得更紧一些。

钱大荣进了少管所,钱家的赔偿金到位,笼罩在家中的沉重阴霾一扫而空。梁七巧逐渐变得开朗爱笑,全力以赴地备考师范大学。

积极备战中考的梁九善常常会无意识地摩挲着衬衫的第二颗纽扣,这个习惯性的动作以前会在紧张愤怒的情况下不断重复,但现在,却是因为思索与坚定的向往。

他的人生轨迹,被姜凌以强硬的姿态硬生生扭转,拨回了充满希望的光明之下。这道如此耀眼夺目的光,他能否靠近,甚至……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为那样能带来光明和

笨重的486电脑、单调枯燥的DOS命令提示符、缓慢无比的拨号网络,别人或许觉得无趣,在梁九善眼里却充满了无限的魔力。他知道,这些冰冷的机器和代码,就是他通往崭新未来、通往她身边的桥梁。

高二那年,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老师同学震惊的决定——提前报名参加高考。最终,他以优异的成绩被京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录取,消息传出,在整个纺织厂家属院都引起了轰动。

离家北上求学前夕,梁九善去市公安局找姜凌告别。

她刚从一个案件分析会上下来,眉宇间带着淡淡的疲惫,但身上那股沉静、专注、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气息却丝毫未变。

听说梁九善成功考取京都大学计算机系,姜凌眼中流露出真切的赞赏和欣慰,语气肯定地说:“很好,九善,我就知道你可以做到。”

“凌姐,我会好好学的。”梁九善看着她,目光无比认真,像是在许下一个郑重的承诺,“你说计算机是未来,我相信。等我学成了,一定能用技术帮你……帮你们做很多事。”

姜凌闻言,微微笑了起来,那是他很少见到的、带着轻松和鼓励的笑容:“嗯,我期待着。”

大学四年,梁九善成了系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当别的同学沉浸在恋爱、社团活动或者网络游戏中时,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了学业和技术钻研上。他如饥似渴地啃着各种编程语言,深入研究网络协议与架构,在实验室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他心中有一个异常清晰的蓝图,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同时,要开始积累实践经验和创业的资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