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94 章 · 记者(2 / 2)

加入书签

两位都是年轻同志,两样都是创举,一个为国家工程建设做出了贡献,一个为改变百姓生活做出了努力。

主编犹豫来犹豫去,正想着要不要问问澄水那边,就听小记者又补充了一句:“差点忘了,这两位同志还是两口子。”

想起来的还真够及时的,主编看看他,最终决定将两个新闻合并成一个大版面,讲这对共同进步的革命夫妻。

这一期的省报发出来,除了主版面,最醒目的就属那并排放在一起的两张照片了。

照片上男的英俊逼人,身后立着一台钢铁怪兽;女的甜美漂亮,立于满场整齐的耳木之间。

再看内容,跟看传奇故事似的,反正看报的人是不知道拖拉机还能改成推土机和挖掘机,更不知道木耳还能种。

别人看着只觉得是在看传奇故事,澄水的人看了,却是津津乐道地读了又读。

主要太给澄水争气了,平时澄水哪能上得了省报,还是这么正面的内容,他们看着都觉得很牛。

单秋芳去小市场卖完鸡仔,回来还碰上一个邻居,“你那长得挺漂亮的外甥女儿是不是在金川林场?”

“是啊,咋啦?”

单秋芳还以为对方是有什么事,结果对方接着又问:“是不是叫严雪?”

这她就有些意外了,自己好像没介绍过小雪叫啥名吧?

但对方问,她还是点了点头,“你咋知道的?”

“你那外甥女儿上报纸啦!”邻居说,“就在邮局那边,省日报。”

“真的假的?”单秋芳着实没有想到,赶忙拎着筐朝邮局那边去。

这年代老百姓想了解外界,主要靠的就是报纸,广播虽然更快,但不是谁家都有收音机。

所以但凡是个单位,都会从邮局订报,送到各个办公室,还会单独贴出一份在门口公告栏,供职工阅读。

而每一个邮局门前,也都设有公告栏,上面贴着当天发行的所有报纸,供路人阅读。

单秋芳赶过去的时候,公告栏前已经挤满了人,隐约还能听到里面的议论,“出息了啊,咱们澄水也上省报了。”

就是人实在太多,她又拿着筐,挤了半天也没挤进去,还被后面赶过来的挤到了外面。

实在没办法,单秋芳只能换了个地方,去她丈夫所在的单位看,估计那边人能比这边少一些。

没想到人刚到,就碰到她丈夫从里面出来,看到她还愣了下,“我这就下班了,你来找我干啥?”

“谁来找你的?”单秋芳直接往公告栏那边望,“今天的省报你看了没?小雪上报纸了!”

“小雪上报纸了?()”祙????????N??沚彎顢虎??

??膉????????偛?虎????靻④?虎?N??????????彎?虎???

“?靟奵?????()『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单秋芳兴致勃勃读了好几遍,一掏兜,去邮局买了一份。

身为被省报提及的单位,机修厂和金川林场更是多订了好几份,郎书记还专门留了一份在自己办公室。

小严这可不是一个人上的报纸,她那试点前面不是还有个金川林场吗?

林场想上个省报可太难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有一回,他这在市里也是独一份儿了。

怕场里有些职工家属不识字,不知道这个好消息,他还找了广播员,把新闻在场里广播了好几遍。

这下全林场都知道严技术员和小祁师傅上省报了,全省都知道他们林场的严技术员和小祁师傅有多厉害。

严继刚有天放学还偷偷回来跟严雪说,他们班里的同学写作文,有说将来想成为她这样的技术员的,还有说将来想成为祁师傅。

当然金川林场这边能看到报纸,其他林场也能看到,但就不是所有人看到后都这么高兴了。

反正秦玲看到后脸色铁青,拿着桶回去喂猪的时候,木桶在猪食槽上磕出好大一声,还撒了点出来。

看得旁边的人直皱眉,“你到底会不会干活儿?苞米皮子就不是粮食了?”

也有人阴阳怪气,“那人家跟咱们能一样吗?人家以前可是正式工,哪干过这种活儿。”

秦玲以前的确是正式工,在采伐队负责检尺的,她参加工作早,又运气好,恰好赶上了林场最后一次招工。

但检尺这个活轻省是轻省,工资也少,大冬天还得在寒风大雪里站着,所以她才想法子转到了耳场。

谁能想到就因为一个严雪,她好好的正式工作没了,只能来农业队干临时工,喂猪。

赵书记和他派去那个牛来旺也不是东西,活儿不干,一出了事就把她给开除了,好像这事儿他们就一点都不知道。

林场这些人也都是傻子,还把林场这次的损失全怪到他们头上,成天说三道四……

秦玲实在气得慌,气得晚上睡不着觉,干脆偷偷爬起来,出去了一趟。

第二天早上赵书记媳妇出来开门,一开就捂上了鼻子,“哪个生儿子没PY的往我家门口泼粪水!”

一直到报纸这事在林场的讨论度降下来,赵书记家门口那味儿都没散,一家人拿水冲了好几遍,还是觉得臭。

倒是瞿明理那边陆续收到了好几个电话,都是其他市跟他打听拖拉机改装的,很快他就组织了第二次培训,在六月初。

除了打听培训,还有人想找他们机修厂给改装一台吊机,说是可以给改装费。

那边显然是有工程需要,要得还挺急,导致培训结束,祁放就只在家里待了半个月,便又得去镇上出差。

等他忙得差不多了,家里小肥仔都能自己坐了,严雪那边木耳也进入了采收期。

去年种的那些今年产量明显有所增加,加上今年新种的,严雪多招了好几个人,还是得每天早上起早去采收。

但她还是抽了一天时间去县商业局报价,一进去就被人给认出来了,“你不是上过报纸那个谁吗?”

时间过去还不久,严雪这张脸又漂亮得太有辨识度,何况她还是头一个来商业局给木耳报价的。

只是认出来归认出来,今年的木耳还是没能报上个高价,主要是产量太高了。

商业局把零售价向下压了一毛,每斤三块四,批发价也压了九分,每斤三块一毛八,还是看在他们的东西品相确实不错。

这严雪早有所料,就算今年其他林场不种,他们去年卖了那么多,价格八成也得下调。

让她有点没想到的是,刘卫国拿着今年的新报价去供销社和蔬菜副食商店谈合作时,蔬菜副食商店的人竟然诧异问他:“货不是都订好了?你们咋又来了?”

【作者有话说】

祁放:这个主编上道,现在全省都知道严雪是我老婆~

第95章·冒名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