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2 章 · 师娘(1 / 2)
第82章·师娘
再回到这个自己生活了十几年又阔别四年的地方,祁放觉得好像一切都没变,又一切都变了。
街道两旁还是那些老建筑,来往的行人衣着却朴素了许多,最时髦的变成了绿军装,时不时还有一队红袖章经过。
祁放身上有介绍信,倒不怕人查,脚步却还是在路边顿了顿。
王正荣看到,忍不住问:“怎么了?”怕他是触景伤情。
结果祁放转身走向了路旁的邮局,“我去给家里发封电报报平安。”
王正荣先是一愣,接着乐了,“你还说不怕你媳妇生气。”
他看起来并不清楚这其中的内情,“其实你反正都得回来,早带晚带都是带,带过来还能让弟妹放心。”
祁放也没有多解释,拿起笔正要写,王正荣又想起什么,“你先别填,小姨换地址了。”
换地址了?
祁放顿了顿,想起老师跟师娘之前住的是学校的家属房。
这让他垂下了眸,“师娘搬到哪了?”
“你给我,我来写。”王正荣直接将笔和单子拿了过去。
落于纸上的却不是市内任何一个地点,而是郊区陌生的农村。
祁放望向王正荣,王正荣只是点点头,没说话。
直到出了邮局,他才压低声音,“所以我才说小姨处境不好,她去村里教小学了。”
祁放没再说什么,后来一路都很沉默,尤其是发现地方比他想的还要偏之后。
两人甚至转了一次车,又走了接近两个小时才到。
到的也是村小学后面一个矮矮的土房,林场那边基本都用上玻璃窗了,这边还是纸糊的。
大夏天里,房子门窗都紧闭着,像是一个牢笼,紧紧将里面的人锁住。
王正荣上前拉开了门,“小姨,你看我把谁给你带回来了?”
话落里面却没有回应,往里走,甚至里屋的门也是关着的,扑面一股湿热窒闷的空气。
祁放不知为何想到了二老太太,赶忙加快脚步,王正荣也推开了里屋老旧的门。
果然一个人影蜷缩在炕上,明明大热的天,身上却盖着厚被,面色苍白嘴唇发青,听到动静还含糊地喃了句:“常青。”
王正荣连叫了她好几声,她明明睁开眼睛了,意识却是不清的,“天冷,常青你多穿件衣服。”
声音轻得像这夏日里似乎不存在的风,呼吸也微弱得仿佛随时会断。
这可太像弥留之际了,王正荣当时就慌了,“小姨!小姨你别吓我啊!我这就送你去医院。”
就要伸手去抱人,被祁放拦了下,“你先别乱动,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样。”
祁放面上还保持着镇定,赶紧去摸了一下师娘魏淑娴的脉搏,“脉搏很快,应该是急性休克。”
人要是不行了,脉搏是会逐渐变慢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比正常人还快。
祁放又去摸了
是不放心,又骑着车去了镇上,准备再请一位医院的医生过来看看。
倒是老大夫没走,和祁放一起观察着祁放师娘魏淑娴的情况。
一直过去快半个小时,魏淑娴身上的汗渐渐止住了,手脚也不再那么冰凉。
老大夫颤抖着老手摸了摸,松了一口气,“人应该是缓过来了,一会儿就能醒。”
果然又过了会儿,魏淑娴始终涣散的眼瞳总算有了焦距,定定看了祁放半晌,“小放?”
尽管还是很虚弱,但至少能认人了,祁放立马应了声,“是我,师娘。”
魏淑娴张张嘴,还想再说什么,外面传来了王正荣的声音,“大、大夫请回来了!”
这回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身上还背着个药箱,“我看看是不是急性休克。”
进来一检查,“还真是,不过已经缓过来了,应该是你说那独参汤起作用了。”
王正荣和祁放立马看向了老大夫,中年医生也看了过去,“就是您给下的独参汤?”
老大夫点点头,“可惜这几年岁数大了,不行了,儿子还不愿意学。”
“都一样,我儿子也是,非要去当工人,说当工人光荣。”
中年医生从箱子里拿出生理盐水,看王正荣跟祁放,“你们这运气还挺好的,这毛病不能动,还不能耽误,一个弄不好人就没了。”
听得王正荣后怕不已,骑了一路车的喘都顾不上急忙问:“那现在还有危险吗?用、用不用住院?”
“住院也是打生理盐水,你找卫生所的人打就行,关键还得靠调理。”
医生拍了拍魏淑娴的手背,“病人应该生病挺久了吧?不久病,或者大出血,虚不成这样。”
“是我没把人照顾好。”王正荣一听,立马陷入自责。
可他也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哪能天天守在这里,又哪能解得开魏淑娴心里的结。
祁放倒还保持着冷静,直接问出自己最关心的:“要怎么调理?”
“你们不是拿独参汤救过来了吗?手里应该还有人参吧?再开点附子,煎参附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