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77(1 / 2)

加入书签

直播,收些小礼物。

但钱犇不太配合。

他只要抓到机会就摘相机,有时候还会发脾气,往地上砸,最严重的一次,还因为这事在家和姑姑大发脾气,离家出走了。

最后是在山上被找到的。他上了山,在他从小的秘密基地老地方,一个人枯坐着。

闻辽说,是因为钱犇有意识,不想被别人可怜。他这么多年不也在尽力赚点小钱贴补家里?他能力就这样了,尚不能养得起自己,但又有自尊心。这实在是难两全的事。

老李太太也一样,也在接受社会帮助。

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了,有人给老太太介绍了个每周无偿看诊的老中医,针灸过几次之后,腿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能挪着走远一点了,公交一站地差不多。虽然肯定不像以前,没事人一样健步如飞,但总归是比每天窝在家里强。

她特有能耐,每天坐公交去大河边上捞鱼虫,卖给花鸟鱼市场的摊主老板们。

鱼虫一般都生长在河边的浅滩,混着淤泥,夏天天热,一团一团红色的浮在水面。张若瑶最怕那东西,一看一身鸡皮疙瘩,觉得那像是细一点的蚯蚓。

老李太太不在意,蹬一双高帮大水靴,抄个大鱼网就去了。市场上有些观赏鱼不能只喂鱼粮,得间隔着喂点鱼虫,老李太太倒是不愁卖。

她的膝盖仍肿得不正常,胶皮水靴及膝,膝盖那的胶皮绷得紧紧的。淤泥又臭,每次她挤公交回来,都得挤个两三趟。有的司机公交司机远远看着她拎个大桶,都不想停,浅浅踩一脚,门一开一合,直接就甩站走了。即便停下了,也是没好气地喊她,吼她,让她快点。

她太臭了,还太慢了。

李奉枝可不是惯孩子人,她前脚上车被公交司机骂,后脚下车就给12345打电话,告诉人家是几路公交车,车牌号多少,清清楚楚的。

司机拒载,还辱骂老人,你们管不管?

张若瑶也再次收到了李奉枝的礼物,两尾小金鱼,鼓鼓的眼睛。

人家花鸟鱼市场老板送她玩的,她转送给张若瑶。

闻辽说这叫龙睛。

李奉枝说什么龙睛,这叫鼓泡眼。我小时候就叫这鼓泡眼。

张若瑶觉得这鱼太丑了,接都不想接,连着李奉枝送的一袋子鱼虫,通通让闻辽去处理。闻辽又开始欠了,拎着鱼虫在张若瑶眼前晃,问张若瑶,你看,它们扭动的姿态,像不像咱俩上周去吃的烤鳗鱼?

......张若瑶要吐了,当晚没吃下去饭。

闻辽去买了个小鱼缸,把鱼放在家里养了起来。

晚上,张若瑶盯着闻辽侧脸发呆。

她在回想跟闻辽在一起的这段时间,究竟是讨厌他的时候多,还是喜欢他更多。

闻辽为了那个微电影,盯着电脑剪辑到深夜。聚精会神做事情的男人的确实很迷人,张若瑶盯着他握鼠标的那只手,骨节明晰,手指长,很好看。她想起她和姜西缘讨论过的,所谓生理性偏好,就是偶尔有那么一瞬间,让你忽然对一个人来电。

张若瑶觉得她在闻辽身上能找到不少这样类似的瞬间。

她的理智被这些瞬间充盈的时候,闻辽那些烦人的缺点,她就看不见了。

真快啊。

转眼间,一年竟就这么过去了?

张若瑶想起一年前她和闻辽之间的约定。一开始不只是合伙做个生意而已吗?怎么做着做着,做成这种黏黏糊糊的关系了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