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9(1 / 2)

加入书签

身喜好,总是有常待的地方,但是玄朝这些年地龙翻身过于频繁。”

元入潭眯眼:“你的意思是……”

老槐树:“有些地龙翻身之地不该在玄朝。”

元入潭脸色一沉。

元入潭下值后,天未暗便入睡。

伏祟只当小金龙这几日乏困,为其掩好被子,便又继续批改奏折。

而在这几日前,来自京城的马车在官道上飞奔,溅起尘土。

车内圆滚滚的东西,因为塞得严实,闷声晃荡。

甄江终查过大玄各地的土壤特点后,命人将地豆良种送到地豆易生长的州县。

临州是玄朝的边境州,沐音县则是临州最贫瘠的一个县。

方三牛是沐音县方家村人士。

方家村本来就是一个穷村子,方三牛更是村里的穷户。

只是他穷不是因为他懒惰,而是父母偏爱其他兄弟。

分家时,父母将家里的祖宅好田都给了大哥,又给了二哥六两银子,小弟虽只给了三两银子,但却将家里的老毛驴分给了小弟。

至于方三牛,多亏了方三牛媳妇与两个老人强行掰扯,才在最后争下一床被子、四个陶碗。

他当时皱眉,心里觉得偏心。

可两个老人却大喊大闹,骂他不孝子,说哪有子女问父母要东西的?

又骂他们家只有三个丫头片子,有什么脸面问长辈要分家的财物?

方三牛咬牙,私底下与父母断了亲。

这些年他白日在外面做苦工,晚上下地顺道做些木工活补贴家用。

就这样他磋磨了十年,总算是给大女儿攒了一根银钗,如此大女儿的嫁妆也不算过于单薄了。

晌午,他们一家五口坐在堂屋里喝着稀粥。

方三牛的媳妇压低声音问:“当家的,这样真没问题吗?”

方三牛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坚定下来。

“既然在县里登记了,种子也领回来了,就不要胡思乱想了!”

媳妇擦了擦额头的汗,捂着心口:“我还是觉得害怕,咱们可是当了一辈子的本分人,今年好好的庄稼不种,去种这种没见过的粮食,这万一出了事……”

方三牛重重吐息,放下手中陶碗。

“既然朝廷让咱们种,那咱们就种,要是真观望两年,这新庄稼早就不值钱了!”

媳妇也想到了三个女儿的婚事,心一横:“算了,当家的,你明日出去多赚些银钱,种子刚下地,我这几日多看看。”

方三牛点了点头:“这些年咱们一日未曾停歇,可手中总是没有余钱。若不是咱们家的好田太少,咱们何至于这些年来回买地?”

媳妇叹息,又有些惶恐。

“当家的,这些年可不太平。陛下确实是明君,赋税低,贪官也少了,只是我听说雁州前几个月才遭了旱。”

方三牛眼珠晃动,不得不说,他也怕天灾。

农家人的命可都绑到了田里,他们沐音县一旦遭个水灾蝗灾,即便他们侥幸活下来,可多年辛苦毁于一旦,那时他们不如死了算了。

方三牛烦躁地揉着头发:“不会有天灾的,虽然其他地方有,但咱们沐音县这些年可没有。最起码让咱们来年收了庄稼,手里攒些银钱……”

媳妇也是恍惚:“当家的,咱们不想天灾这种烦心事了。咱们可以想想其他的,比如等来年咱们靠粮食赚了钱,多给家里添上两个陶盆。”

方三牛点头:“家里那两个碗太破了,边上都是豁口,已经不能用了。”

媳妇补充道:“要是收成可以,我就想办法给咱们全家人做一身棉衣。隔壁小桃家女儿跟咱们老二一个年龄,一到冬天就穿着棉衣乱跑。”

方三牛:“该做。”

只是他笑容收敛,心事越来越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