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80(2 / 2)

加入书签

虽然顾庶人下去了,但,朝堂一片寂静,气氛古怪的很,他说的那些,根本不敢深思,苏氏怎么倒的,是顾庶人弹劾银矿案,这里面还牵连了程氏。

而现在,顾庶人下场已定,他的母族则覃氏大义灭亲……这,其他人隐晦的目光扫向刑部尚书,或许是因为猜到了当初苏氏案子的隐秘,所以,那么果决的大义灭亲,砍掉覃氏大部分势力。

不仅朝堂上世族官员们的面色古怪,就连康郡王他们的脸色也奇怪的很……顾庶人的话到底可不可信?

遗憾的是,无人敢问昭武帝这个问题。

其他人的眼神瞄向顾丛嘉,但,顾丛嘉面色如常,仿佛根本没受顾庶人的话影响。

不是,你都不好奇一下吗?康郡王他们看见顾丛嘉如此,都有些无力,不是,你才六岁啊,怎么可以这么平静。

顾丛嘉:……首先,现实是他就是很受宠,其次,顾庶人半瓶子水就别挑拨了,林氏跟皇后因果关系根本就是倒的,应该说是皇后带走了林氏,他也属于差点被带走的……因为他身上有林氏的血脉,从皇后哪里遗传的……

第132章

所以,顾庶人的话对顾丛嘉来说,攻击力为零,也勾不起顾丛嘉的好奇心——若是林氏不昏了头陷害皇后,他真的会是昭武帝的刀吗?这种去质问昭武帝的话,顾丛嘉会觉得自己脑子生锈了。

而在满朝文武看来,秦王如何圣宠,但态度却平静的不去问,以此类推,谁也没敢去问昭武帝,事实真的如顾庶人说的如此吗?

看着满朝文武不一的面色,昭武帝头一次在朝堂上好心情的勾起了唇,他说:“秦王。”

顾丛嘉出列,跪在明德殿的中央。

看着这动作,其他人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好像有些不太对劲……但,昭武帝如此端肃,其他人也不敢大声喧哗。

于是,在明德殿,在这个不是朝会的召集下,在满朝文武的见证下,昭武帝开口:“朕之九子丛嘉,敏而好学,仁孝温恭,德性纯良。尝于太学策论,闳中肆外,深得卿士称叹;至于抚恤下民,亦能体察疾苦,有明君之资。今立其为皇太子,居东宫以养德,承大统以继业。”

“储君册封大典择吉日举办。”

好嘛,现在是无人再纠结顾庶人说的是不是真的了,他们在震惊于陛下这就立太子了?

不是?啊???

朝臣想象中的拉扯,陛下不同意立太子,或者是赵王同秦王之间的争斗——秦王圣宠优渥,赵王母族托举……什么也没发生,就这样,东宫正位,储君已立。

赵王满心不忿,顾丛嘉是凭什么?就算他提的那些惊艳的政策,但这不是还没出成果吗?!!瑞方还没娶璃国王子呢?!

但,很快,赵王就想不起不忿了,因为,在今天的明德殿上,立储只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甚至同昭武帝接下来的旨意相比,立储都没有那么让人关心了,太子是代代都有的,但,大周百年的格局之变可能就这一次,他们的身家性命也只有一条。

立储又怎样,想要富贵最起码得有命享啊!

在好心情的立下储君,看满朝文武震惊,欣喜,不忿的种种脸色之后,昭武帝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