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2 / 2)
何况,到后来,苏昭仪还在的时候都不怎么为大公主费心了,她们又何必自讨苦吃。
所以,大公主也就单到了现在,说出,愿嫁于璃国王子。
其实,对于大公主而言,这也算一步不错的棋,一来,就大公主的那些事,京中但凡心疼自己子孙的,都不可能让其尚主。她就算在京中寻人家,也多半寻不到什么好人家,而且,未必能因公主的身份而过得很好。但璃国王子就不一样了,一是璃国是依附于大周的,也就是,如果璃国王子成功尚主,那么,他就必须事事听大公主的,没得选择。二是,璃国此番带人来联姻,还是比较诚意的,就从璃国王子那张脸看,大公主不吃亏。
二来,这个时间点很妙,璃国前来联姻,但是璃国公主却死了,璃国使团又因为璃国被限制购粮的事情,捏住璃国公主之死这一点,天天一封哭诉奏折……大公主又说为昭武帝分忧,虽然这对昭武帝来说可能不算一件大事,但是整日见璃国使团的折子,倒也烦心。
大公主这话一出,不管怎么样,孝心可嘉,往后,也能用这件事多得昭武帝的几分注意。
一旦得到昭武帝的注意,那么大公主能瞬间改变自己在宫中透明人的地位,总的来说,这对大公主是绝对不亏的。
毕竟,璃国公主是死了,但我们大周下嫁公主于璃国王子,用于补偿,这样说,还是璃国占便宜了,再怎么样,昭武帝这一代就大公主一个女儿。
而且,璃国公主在陈王府还不为正妻,但璃国王子可是切切实实能成为大公主的正夫。
一旦这件事成,璃国必须立马闭嘴,而且还得上奏折感谢大周的大恩。
想清楚这些事,顾丛嘉又看了一眼大公主,一母同胞,大公主倒是比康郡王有成算多了……是个人都不会这么蠢,在昭武帝的万寿节给他送以血摘抄的佛经,然后把自己的亲王爵位给作没。
不过,想到昭武帝的那些打算,大公主这此可能不能如愿了,顾丛嘉想。
都说顾丛嘉记仇,世人忘了,顾丛嘉是昭武帝的亲子,且是昭武帝手把手教出来的,换言之,昭武帝也非常非常记仇!
就璃国使团那带几百万两给陈王百万两,然后给昭武帝五十万两的骚操作,难道你以为只是限购璃国购买粮食就完了吗?
当然不够,远远不够。
昭武帝要璃国暴动,要璃国王室换人,要出使大周的璃国官员灭族!
这是,璃国使团举措的代价,哪怕昭武帝听说最近璃国使团在疯狂凑钱购买羊毛制衣,可是那又怎样,晚了。
今年的限购只是开始,到明年,到后年,昭武帝有的是耐心,璃国王室一定会换人。
要说昭武帝为什么不直接发兵灭了璃国,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首先,路途遥远,璃国距离大周有点远,太远了,再说了,其次,打下来不好管理,费时费力的,顶多拿些金矿。
也不是说金矿不好,只是这投入和产出不合理,毕竟,如果大周管璃国,还要操心粮食问题。
再其次,昭武帝这个谋算也能获得金矿,且不必那么麻烦——一旦璃国暴动,璃国王室换人,那么能登上王位的,没有一个是蠢的,换句话说,就算他蠢,大周的粮食限购还没解决呢,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