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6(2 / 2)

加入书签

陈王妃惊了,她不是那等不通政事的后宅妇人,她知道宣璐的特殊,即便宣奇不再是京都守备,但宣奇在军中依然是有人脉的,现在,宣璐进陈王府不过五天,就出事了……这样,让宣奇怎么看陈王府,让那些军中将领怎么看陈王府。

怪不得,陈王的态度那么反常。

一时间,失去孩子的心痛都被此等惊变给压下去了,“调查清楚了,有实证吗?”

婢女缓缓摇头,陈王妃松了一口气,没有实证以陈王的能量还是能捞的,但下一秒,这口气又提了上来,“王妃,大理寺已经接手了,奴婢无能,并不能打探出大理寺有没有调查出实证。”

“怎么会这么快?!”

陈王妃惊愕,上奏到陛下那里,陛下在让大理寺彻查,这中间应该是有时间的,这怎么这一次这么快?

怎么会这么快?这当然要问魏王了,他精心布置的局怎么可能不盯到结局呢?

进几日,魏王的人手一直在陈王府附近,他们盯陈王府,从各种渠道,采买的,给陈王府处理花草的……务必方方面面,细致仔细的盯着陈王府,不遗漏任何情报*。

这不,努力是有成果的。

陈王府请了经验丰富的仵作的消息他们立马就知道了,知道了,当即就把消息传给了魏王。

再到魏王这里,一封早已写好的弹劾奏折立马就递上去了,突出的就是一个快!

这个时候,再隐藏让陈王机会扭转局面就没意思了,当然要快。

不快的话,万一陈王有什么话术扭转一下呢,毕竟,再怎么说,璃国公主也只是个依附大周的小国公主而已,她的死活其实也不是特别的重要。

只是外邦公主死在了后宅,很容易给陛下留下无能的印象而已。

魏王打的就是这个算盘,他深知,自己是不能与陈王的势力抗衡的,但是,他又不是非得从势力方面跟陈王对抗,他的最终目的,不过是让陈王出局罢了。

像康郡王那样的,京畿第一世族势大,昭武帝都暂避其锋芒,他庸碌无能,旁人也觉得无所谓,但,这是京畿第一世族在的时候,现在看,苏氏坍塌的干干净净,康郡王也再无起复的可能。

这同康郡王弹劾苏氏的奏折有关系——无人投靠,更重要的是,直到现在,昭武帝没有给康郡王派任何差事,一个没有任何差事的郡王,不过是一个尊贵的娃娃,政治,已经与他无关。

魏王想要走的便是这一条路,一旦陈王在昭武帝那里留下无能的印象,昭武帝不再给陈王派发差事,没有差事,哪怕陈王麾下还有吏部,他也不可能再能去争储位。

一个不通政事的王爷,谁会昏了头支持他上位,除非想成为权臣摄政,可昭武帝还在呢,苏氏全族才死不久呢。

他们这些想要登得大位的皇子,势力或许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昭武帝的印象。

心狠手辣,善于谋算……这些负面印象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让昭武帝觉得你无能,那储位立马与你无关。

快,第一时间递给昭武帝,给昭武帝留下陈王治家都不严,更何况治理天下……这计谋针对的并不是陈王的势力,而是昭武帝对陈王的印象。

给昭武帝,给文武百官留下陈王治家不严,无能的印象,派发给陈王的差事他们都要好好斟酌……不必和陈王正面硬刚,陈王会在政治上一步步慢性死亡。

更何况,此事下手的是宣璐,宣奇虽然不再是京都守备,但宣奇才退下来,人脉还没冷,再加之,此事也会给军中有女儿的将领警钟,陈王想要接触军中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