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0(2 / 2)
也因此,昭武帝才会只给顾丛嘉一次军中的喂饭,就是将吴武派去给顾丛嘉当武学师傅。
吴武,总归是大将军。
昭武帝揉了揉额角:“那小崽子精的,他肯定懂,但就是不知道在搞什么。”
苏禾笑了笑,不再开口。
夜幕深深,苏禾看着陛下一步一个脚印,不知道陛下有没有意识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想法已然发生了改变——以前请吴武大将军给秦王做武学师傅,只是因为秦王无依无靠,陛下怜惜,想让秦王不受欺负,强身健体。
现在呢,因为吴武是大将军。
他劝解陛下已然能自然的说出军权拿的稳当这种话了……
陛下,想让秦王继位,并在一步步的给秦王铺路。
第111章
文臣,秦王殿下的声誉,和武将。
文臣中,陛下选了花都与为秦王的夫子,明正书院便同秦王有了联系,甚至于此次恩科,花都与是副考官,这一届学子同秦王也是能联系上的。
还有,陛下以借秦王的名义捞过的户部尚书,这一份情,户部尚书必须承,以及,户部尚书的幼子还在秦王麾下做银账总管。
而陛下以苏氏银矿案的名义提前让秦王参政议政,秦王在朝政上展现的能力,‘实习授官’,以及客观性上捞了张天择,这份情,张天择必须领,而张天择身后是清风书院……除过陈王他们自带的势力,和陛下正当位的心腹,在文臣中,秦王或许现在不及陈王他们,但是,往后的几十年,朝堂上的文臣必是秦王的,这是陛下和秦王自身的双重选择。
还有秦王殿下的声誉,有太师张文忠亲口称赞,陛下维护,在陛下的几个儿子里,秦王的声誉是独一份的。
武将,陛下曾经是怜惜秦王,想要借吴武大将军的名声为秦王添一份威慑,好让苏齐贤那几个老狐狸不敢轻易对秦王动手……陛下总归忙碌,不能时时照看秦王。
而现在呢,吴武大将军是秦王的武学师傅,亦是陛下给予秦王进军中势力的钥匙,其他殿下想要拥有军中势力,还要百般筹谋千般算计,去接触哪个武官,如何能让这个武官帮助自己去插入军中,就像陈王一样,但就这样,还要警惕陛下釜底抽薪,直接换人,可秦王呢,吴武是大将军,他是秦王的武学师傅,秦王天然就拥有能够插入军中的渠道。
且,陛下换人的基础是两人的军功相差不大,前者比后者高一点,可前者又犯错了,那就可以换,武将有的是,但吴武不同,‘大将军’是他在战场上杀出来的,无人能同他比肩,所以,吴武一直会是大将军,秦王也一直能有这样的天然优势。
这样,在文臣武将中的布局足以让秦王进可攻退可守,更妙的是,这样的势力会让陈王他们忌惮,忍不住出手对付秦王一两次,却绝不会让他们放下对彼此的敌意联合针对秦王。
苏禾越想越心惊,不说别的,就说陛下为秦王费的这些心思,往后若要对秦王下手,非谋逆大罪,陛下都不会让自己这么多的心思白费,也就等于,秦王非谋逆大罪不可动!
甚至,谋逆大罪也不一定能动……苏禾看着陛下不知道多少次再看秦王给的两张纸,而后,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这已经是近来很常见的一件事了,陛下经常看秦王殿下给的两张纸,看着看着就笑了起来,非骄傲,非自豪,非感动,而是一种,苏禾不知道该怎么形容的情绪,但是,苏禾能感受到,陛下的心情很好,那并不是一种坏情绪。
“召陈王他们,丞相,六部尚书。”
苏禾迅速应答:“是。”
这刚过完寿诞,朝堂上也没什么事,顶多就是陈王和赵王起了些纷争,但这同先前的六子夺嫡风波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六子夺嫡风波陛下都没怎么管,这个……突然接到陛下召令的众人心里疑惑并猜测陛下此番的目的,但他们最终还是没想到陛下竟是想要这样。
陈王他们都有些绷不住脸色,震撼又透着些喜意,怎么说呢,这要是换他们拥有这样的商路,不一定能将其作为国用,但是,昭武帝将其拿出来了,拿出来了好啊,羊毛制衣的商路在昭武帝手里,他们动不了一分一毫,昭武帝将其下放,让丞相搞羊毛制衣,让户部去和桑宁等国交涉谋取利益,这其中就有了他们插手的空间。
而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