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2 / 2)
这也许是他掌控康王,自己塑造的苦果吧。
话说回来,虽然苏齐贤没达到自己的目的,苏氏已经灭亡,但,他还是成功的给朝堂留了一个绊子。
第91章
现在的最大的问题是,说张天择舞弊了吧,证据有些不足,说他没舞弊吧,又实在太巧了。
就卡在了那个临界点上。
若是定下张天择舞弊,那么清风书院是要被洗牌的,这样的有着源源不断中坚力量输送到朝堂的地方,总会有人心动,而且,张天择可是明牌支持康王的,虽然现在康王已不复当年的模样,翻不起什么风浪了,但是,只不过顺手针对一下,为什么不呢?
削康王一系的势力,而且,这定罪下来削的可不止是康王,陈王,赵王,雍郡王,楚郡王,秦王,有一个算一个,都跑不掉。
如此巨大的收益,魏王不经意与刑部尚书对上了眼,随后又看向别出,仿佛刚才只是随意一瞥。
虽然此时看似是魏王一系对陈王他们几人显得势弱,但,魏王并非没有帮手——在被昭武帝警告过,不再支持康王的,随后也不怎么愿意插手几位王爷夺储风波的老臣,他们是不同意张天择无罪的处罚的,太巧了,而且清风书院的学子还均取得了好成绩……这要是无罪,那以后要是有人也这么‘巧’,以他们作为先例,来一句‘自古便有之’也无罪,那他们便是罪人!
科举,不容许过于巧合之事!必须以实力定基。
而且,此事还*牵扯了昭武帝想要给此届学子从五六品官位授起。
这,更不可以了……如此存疑。
但是,这件事属实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先不说,这个证据属实不能支撑的起“张天择科举舞弊”这个结论,然后,你非要给张天择处罚他是吧,好,那就罚,那你拿什么罪名罚他以及清风书院各个学子?
科举舞弊的证据不足,是不能拿这个定罪的,除非他们想千年以后得一个昏官的名头。
再说了,现在正值陛下四十岁寿诞之际,小国陆陆续续来贺寿了,他们丢不起这个脸!也绝不能丢!
不拿科举舞弊罚,有什么罪名是张天择连同已经过了殿试的学子一起罚的罪名?!
这恐怕一罚下去,所有人便心知肚明了。
“到时候其他落选学子闹起来,谁负责?”
此话一出,场面一下寂静,无人搭话,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能处理这件事,还处理的完美,没有错漏。
毕竟,这要是真的去罚,那些学子闹起来便是因前途,毕竟,见朝廷罚了清风书院的,那就证明此届科举有污,既有污,谁能说没有其他人另顶了自己的位置呢?
可能除了被罚的清风书院真的没有,但,人心如此,届时的学子暴动不会好处理,除非他们再重启一次。可这个脸,昭武帝丢不起,朝廷也丢不起。
一时寂静,但,那些老大人们并没有被说服,他们坚持张天择必须被处罚,一来,张天择这证据不能证明他无罪,若是轻飘飘的放过,便是在掘朝堂根基,二来,让后来者——真的科举舞弊者,拿到科举题目的,不能以先例张天择无罪处理。
朝堂在此刻分成了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