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5(1 / 2)

加入书签

忠于陛下的。

但,程鑫没上奏,这不就坏菜了……谋算弄掉苏盛身上吏部右侍郎的官位,然后在上奏弹劾,让苏盛这事只牵连苏齐贤那一边和因同苏氏密谋,分赃银矿进而选择包庇苏盛的不敬……这事的定调很主观,端看昭武帝怎么想。

很显然,昭武帝的想法是第二种。

陈王皱起了眉:“这事,难办。”

帝王多疑。

你总不能去同昭武帝说我其实是想让苏盛这件事只牵连苏齐贤,想了几天,想怎么弄掉苏盛的吏部右侍郎官位,所以才没有第一时间上奏……捞人也不是这么捞的。

得有证据!

就像现在,就算众所周知苏氏的罪名铁板钉钉,但没有拿到证词,苏氏便还没有定罪。

周朝重礼法,依法治罪,同样,捞人也得依法——你得有证据,说服陛下,证明此人清白,尤其程鑫这件事,要是按他分赃银矿包庇苏盛的事来讲,不端是因为银矿的分赃,也是因为他就是对陛下心怀不满,意欲推翻皇帝,苏盛的话说到了他心里,所以他包庇苏盛这个对手的儿子包庇的那么轻易。

众所周知,一旦扯上造反,那事就无小事,采取的政策一向是宁可杀错绝不放过的。

而且,陈王默然的看着这一封信,信里说程鑫已经认罪画押了……捞人的难度加倍。

现在是苏氏族人死不承认他们私自开采银矿,大理寺和刑部没有足够有力的证词去定下苏氏私自开采银矿这件事。

所以,作为分赃银矿从罪的程鑫还处于牢狱之中,并没有被定下死刑。

但,这也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大理寺和刑部得到足够有力的证词,苏氏完蛋,程鑫也会跟着完蛋。

程铄脸色已经白若薄纸,他也看清了此事的难办,眼底还带有一抹希冀:“王爷,还能救吗?”

陈王叹了口气,没有正面回答他这个问题:“本王记得你是在工部任左侍郎是吗?”

“是。” W?a?n?g?址?f?a?B?u?y?e??????????ē?n?????????5???c?ò??

“若把你调到吏部,你可愿意?”

看着程铄仓皇的背影,陈王默默叹了口气,子承父业,他也算是对得起外公了。

毕竟,这件事,他真的不好插手,本来他就因为科举拉拢人心,结党营私一事被弹劾,若不是他准备工作做的足,指不定现在怎么样呢。

但就这样,他也被罚闭门思过。

这种情况下,他要是再去碰扯上一点造反的事情,他还活不活了?

程铄回到程府,看着程夫人脸上的希冀,嘴唇动了动,却说不出话了。

程夫人见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王爷不愿意出手?”

程铄:“王爷,王爷他说将我调到吏部。”

程夫人一下就有些踉跄,朝廷绝不会让一个部里有两个血亲皆是高官,哪怕世族势大,让周朝打破了前朝的规矩——朝堂上绝对不能有两个同姓血亲高官,现在朝堂上倒是能有两个同姓高官,比如苏丞相和吏部右侍郎的苏盛,又比如吏部尚书程尚书和工部左侍郎。

但,绝无可能两人都在一个部里。

若是将程铄调到吏部,以他工部左侍郎的品阶,陛下又没说程氏跟着程鑫分赃银矿之事受牵连,最不济也得是吏部右侍郎,绝无可能往下调,那吏部尚书又怎么可能是程鑫*?

也就是说,程鑫,这次是在劫难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