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4(1 / 2)
了,其他人可以无所谓圣心所在,可他们是倚靠陛下看重才获此高位的,若是陛下对他们不满,那……
而后获得陛下赏赐银钱时,就越发庆幸自己做出的决定——同陛下禀报此事。
而此时的苏府,苏丞相一脸头疼,他此刻终于知道为什么顾丛嘉的名声油泼不进了,他们的话术有问题——牵扯到了昭武帝,民间不是对张文忠有滤镜,民间是对昭武帝绝对信任,不是因为张文忠临终批语从而使顾丛嘉名声镀了金身,而是因为昭武帝!
他们说顾丛嘉谋害苏昭仪,可以,但,说昭武帝偏袒,凉薄,那就不行!
苏丞相头疼的原因就在于此,知道原因,当然要改,他倒是可以重新想话术,可他们先前说了很久的顾丛嘉谋害庶母,昭武帝偏袒凉薄不给追封,以致于现在只要提到顾丛嘉谋害庶母,其他人也会想到后面陛下偏袒这几句,但,昭武帝是说不得的!
这算什么,昭武帝平常护着顾丛嘉也就算了,在民间,他的名声还能护着顾丛嘉的名声?
苏丞相都被自己的想法给气笑了,但偏生一时之间,还真没有什么好话术,现在只能等大理寺去查顾丛嘉了……苏丞相叹了一口气,暂时停了手下的动作。
毕竟,大规模的在京中传播流言,也是需要钱的,做的事有成效那自然是值得的,但没有成效的事,还费钱,那还是先等等吧。
**
翌日,早上的天气很好,异常明亮,太阳早早的就挥洒下了她的光辉。
会试应届七千人,录取四百零二人,殿试开始。
古老厚重的宫门朝学子们打开,一群人欣喜又紧张的踏进宫门。
而另一边,大理寺卿带着人向明武殿走去,京中流言虽可控,但若是一直不让大理寺查的话,人言可畏,昭武帝不想让顾丛嘉的名声有一点污点。
故而,在大理寺卿第三次上奏折的时候,昭武帝同意了他们去问顾丛嘉,并批语,好好的查,查清楚!
因着昭武帝非常明显的态度,所以此次是由大理寺卿带队过来问顾丛嘉几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陛下那么爱重秦王,要是其他人问话的时候不小心对秦王不敬,大理寺卿毫不怀疑会牵扯到自己。
虽说当官的没几个是不长眼的,但是,这种事情还是自己来比较保险。
秦王之尊,他亲自来问话也是说得过去的。
大理寺卿在路上想东想西的,直到来到明武殿前,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昭武帝将秦王殿下护的很严实,秦王上一次出现在众人眼前还是很久之前的新年宴会。
大理寺卿进来后,没敢抬头,第一时间:“臣请秦王安。”
没人说话,大理寺卿一时忐忑,怕秦王是因为他来问其关于谋害苏昭仪的事从而给自己一个下马威——长时间的弯腰行礼,但显然,并没有。
顾丛嘉还没有跌份到那种程度,他还不至于因为大理寺卿来问他一些事而对其无礼,再怎么说,大理寺卿也是朝廷命官,来也是秉公办案,且,这也是昭武帝的一番心意——京中流言可畏,他不想自己的名声有污。
昭武帝的意思,顾丛嘉自然是明白的,他当接受老父亲的一番好意。
大理寺卿被明和扶起来,另有宫人安置好了椅子,让其坐下。
大理寺卿心中的忐忑被这一番动作很好的安抚住了,显然,秦王是不介意他们此次问话的。
大理寺卿这才敢抬头,上首的人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桃花眼,一副乖巧可亲的容貌,但,端坐着,如陛下一般漆黑的瞳孔里仿若藏着深海,气质如渊,便让人不敢因其容貌而小瞧。
大理寺卿想,这气质,与陛下有八成像……这就是陛下亲自抚养的秦王殿下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