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91(1 / 2)

加入书签

把手?当然,林氏谋害皇后这一条他们是略过的,毕竟,都心怀恶意了,当然怎么坏其名声怎么想。

但现在,不一样了。

张文忠评语一出来,谁敢不说秦王殿下仁孝聪颖,谦逊礼貌,没听见张文忠阁下都说秦王殿下‘如玉在璞,光华内蕴;如松初秀,劲节已生。假以岁月,必成国器’呢嘛,张文忠是谁,那可是顶级大儒,他这么评价,那秦王殿下必然是个顶顶好的。

民间顾丛嘉的名声出奇的好,但张文忠在学子那里的影响力才是最大的……

苏丞相恨啊,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让苏昭仪多多接触顾丛嘉,而后,苏昭仪自杀,但苏昭仪之死却是指向顾丛嘉的。

是顾丛嘉烦苏昭仪此次都堵他,再加之此前因苏昭仪忽视,顾丛嘉差点没命的事,所以,顾丛嘉身上藏着毒,在接触苏昭仪的时候,给她下了毒,以致于苏昭仪的死亡。

虽然有些牵强,但,大体逻辑是能说通的,谁让苏昭仪真死了呢?

虽说,苏昭仪不是顾丛嘉的生母,但谋害庶母的罪名足以让顾丛嘉名声尽毁……苏昭仪一死,不管逻辑如何,谋害庶母这个名声,顾丛嘉是背定了。

就如同当年的林氏,谁让皇后是真死了呢?即便她是自杀那又如何,皇后就是死了。

那林氏就要遭殃!

苏丞相这一手还是跟皇后学的,之前苏朝坏了苏丞相的好事,让秦风被撤销科举副考官一职,苏丞相对其一番审问,倒是让他问出了不少东西……不管怎么打,苏朝都坚决的说他们林家没谋害皇后……这种坚硬的骨气让苏丞相有些相信了。

然后,再得知林氏那一桩烂事,一个谋划就在苏丞相的脑海里成型。

苏昭仪被秦王给害死,不管怎么说,陛下都要给他,给康王一个交代……哪怕陛下坚决的保下秦王,但秦王的嫡子身份再也不能和康王有一争之力。

这才是苏丞相的最终目的。

康王平庸,比不得其他王爷,而苏氏,也被陛下削的,势力不足以往,这样的情况下,想让康王登基,那自然要好好发挥他的长处,他身上最大的长处就在于他是长子,占据一半正统。

第70章

这时候,要是顾丛嘉这个嫡子出了事,那么康王这个长子毫无疑问会得到其他偏向正统老大人们的倾斜,这是客观上的。

昭武帝也不能阻止。

周朝已经延续了两百多年了,礼法已然刻在了士人的心中……届时其他王爷想要越过康王夺嫡,最大的阻碍不会是康王,而是这传承百年的礼法。

要击溃礼法,何其艰难,非惊才艳艳之辈,绝不可能让士人退步,礼法退让……苏丞相活了这么大岁数,自认有几分看人的本领,这一辈,陈王他们算得上是人中龙凤,但距离惊才艳艳,还差着距离呢。

故而,苏丞相立下了这个计划,扬长避短,康王本人平庸又如何,只要他代表着唯一的礼法,那么,他也依然能傲立于诸位兄弟之上。

苏丞相此计非常高明,高明之处在于他看到了昭武帝对顾丛嘉的在意,明白从昭武帝那里动手掰顾丛嘉是决计不行的,所以,他不在昭武帝那里下功夫。

他盯上的是民间,是这天下,若是人人皆讨伐秦王,纵然陛下再怎么相护,再怎么重视,士人心中的正统也只会有康王一人——与谋害庶母的秦王相比,在此之前权衡利弊下弃母的康王已然好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