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1(1 / 2)
哪一个皇子,他们就是遵循正统而已。
但,康王绝不是他心底的储君人选。
那么,怎么样打消这些老大人的支持就很重要了。
顾丛嘉,他是喜爱的,因为梦里的遗憾,因为一日又一日看着他小手小脚的长大,他的孩子,他怎么会不喜欢呢?
这之上,对于顾丛嘉的荣宠是真的,但,那些证实荣宠的举动传遍京城,却不只是因为喜爱,更是算计。
这次那些人能轻易调查到昭武帝行踪,那自然是因为昭武帝没想过保密,他还助推了一把那些人的调查,谁让那些人实在太胆小了,不敢靠近不敢多看,他们能调查个鬼。
终于,在这一次后,昭武帝看到了他满意的奏折——张太师的奏折里终于不再明里暗里的表示对康王的支持。
这是阳谋,一次又一次的表现出对顾丛嘉的特殊,哪怕顾丛嘉年岁小不及康王已经及冠,哪怕他离入朝办事还早着,哪怕之前顾丛嘉身患怪症,但,那又怎么样?
帝王盛宠之下,会为他层层加码,让他以那么小的年龄封王,给他找银账总管,为他叠加势力,大将军是他的武学师傅,明正书院的院长是他的文学师傅,他还捞起了户部尚书,金成欠他一份人情,而今,更是做出了为了陪顾丛嘉玩而缺席皇室聚会的事情。
他有这么多筹码,如此之厚的圣宠,昭武帝一朝,嫡子和长子各自拥有一半的礼法正统,长子是年长且入朝早,但昭武帝明显偏向嫡子。
这要那些老大人怎么支持?又不是绝对优势的嫡长子能让他们和帝王对线,自昭武帝元旦的事情一出,支持长子的老大人们几乎都歇菜了。
这么明晃晃,毫不掩饰的帝王心思,他们挑战不了,主要长子他只占了一半的礼法优势啊,没办法拿这个和昭武帝对线让他立储君的。
坚决维护正统的老大人们以张太师为首,在此刻彻底静音,不再掺和任何夺嫡事宜,他们自此以后就是单纯的保皇派罢了,以帝王意志为先。
今天他和顾丛嘉出去玩还真是玩对了,昭武帝连看了几份保皇派的奏折,唇角上扬。
里面没有一点为康王站位的意思了。
昭武帝翻完保皇派的奏折,朝着苏禾打了个手势,是时候清除皇宫里的探子了。
将将天亮的时候,因为年龄小,玩了这么一场累的不行的顾丛嘉还在呼呼大睡,而皇宫里则是经历了一场清洗。
以前就算了,以后,宫内绝不会传出一丝一毫关于顾丛嘉和昭武帝的消息。
帝王想让别人知道的别人才可以知道,不想让人知道的,那就会被绝对掩藏。
第41章
陈王府,顾墨看着由吏部尚书那里传来的信件,皱了皱眉,提笔写道:皇宫大清洗,没消息。
想了想,他又提笔:别上奏了,最近需安静。
他写完,将信张递交给下人,送去吏部尚书府。
程府被幽禁,不得出,但消息还是能传出来的,也能给昭武帝上奏。
毕竟,吏部尚书这种级别的官员不可能没有自辩的机会,况且,这件事他们所有人心知肚明,陛下将他们所有人幽禁,并不是认为他们这些人全都参与了军需案,他只是表示出一个态度,他很重视这件事,其次,也是不想听其他人在朝堂上吵架烦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