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0(2 / 2)

加入书签

倒不是他看轻自己的女儿,只是女儿去年才开蒙读书,虽是儿子在负责教导女儿读书,但辛长平也常过问女儿的读书进度,知道女儿如今最多也就是一个蒙学生的水平。

他知道女儿在经商方面素有天才的奇思妙想,但他现在依然十分惊愕,大概就相当于现代一个低年级的小学生突然和父母开口畅谈国家大事。

辛盛也有些惊讶,但是在离开潍县之前,他与爹爹科举分析考题时都没有避着妹妹过,想来妹妹都记在了心中,便问:“妹妹提起这事,是有什么想法吗?”

辛长平和辛盛一起期待的看着辛月,难得他们谁都不拿辛月当无知小儿看,没觉得她提起这般国之大事是儿戏。

辛月便接着说:“上回张家哥哥成亲,因为听说朝廷自海外运粮而归,担心粮价会跌,后河镇大族张氏便找上我,也想与我们商行合作种桑园,因江、韩两家之事,我便试探的说只有张氏如江、韩两家一般上交了隐匿的田地,我们才会与他们合作。”

这事辛长平和辛盛还不知晓呢,因为自那之后一直忙着研发新布,辛月也没想起来与父兄细说,现在听闻此事,二人连忙追问:“那张氏同意了?”

辛月点点头说:“他们同意了。”

辛长平和辛盛震惊的对视一眼,都有点猜测到辛月今日寻他们究竟所为何事,只是猜测到了也还是控制不住的讶异,辛长平原先觉得女儿有才华,虽是女子不能如长子一般科举为官,但能在经商之道上走出一条路来也算是不负她这份天资。

可现在他忍不住想,若女儿不是受性别所困,以女儿的眼界与胸襟,如何不能与他们一般站到朝堂之上!

辛盛最先坐不住,开口问:“那妹妹的意思是?”

铺垫了许久,辛月这才说出她究竟想做什么事,她眼神坚定的说:“朝廷没有新的利益引诱世家,但我们商行有,似张氏这般知晓坚守土地不智的世家大族应该不少,但光用银子买他们的地,他们还是不舍的,一笔买卖和可传世的买卖,他们分得清。”

最初他们办这个商行,便不曾想过要做什么富可敌国的巨贾,每家一年能分个千余两银子,大家就已经万分满意了,后来发现规模不受控制,辛长平便忧心过,女儿提出把利润分出近半给皇上,辛长平是第一个支持的。

对钱财没有太大的野心,辛长平便压着心头的激动,细细思索女儿之言的可行性。

想来想去,辛长平还真发现一处漏洞,便问:“可咱们的蚕所,如何能吃得下天下世家的桑叶?”

以辛氏族人的数量,便是让家家户户都赶紧多生些孩子,扩大人口规模,那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各地世家不可能接受用一下预支到十几年、几十年后的利益,来交换他们手上现有的土地。

那江州的蒋家、徐家的蚕所,能吃下全江州的桑叶,那也是因为他们本就是大族,人口众多,再加上他们会购买奴仆,签了死契,生死不论那种。

而辛家作为农民出身,连家中下人都只请帮佣,谁也做不出买奴仆的事来。

辛月自然更不愿意买奴仆,所以她真正的想法是:“江州丝坊,苦蒋家、徐家久矣,爹爹,我们并不想做下一个蒋家、徐家,蚕种不需要一直控制在少数人手里,我们不用吃尽天下的桑叶,为何不让天下适合养蚕的地方,处处有蚕所,有桑园,有丝坊呢?”

这……

辛月此话一出,便是自认猜到辛月想法的辛长平和辛盛都满脸愕然,天下谁人不知有了蚕种,便是有了泼天的财富,只要将蚕种小心的捏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