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2(2 / 2)

加入书签

打着为皇上进贡的名头弄的丝织大会,参会的丝坊自然要做些明黄的布料来,不知道别家做的是什么,张氏丝坊做的是缎,倒也织了龙凤纹,但那单色的龙凤缎在辛氏这龙凤锦面前黯然失色。

张绮娘却念念不忘那纱裙,追问道:“那最薄的布料叫什么?”

“那是云纱。”辛月又把织工云娘织得此布的故事讲了一遍。

“云纱,好美的名字,好美的布料。”张绮娘夸赞了一番,面带祈求的看着辛月说:“那云纱的布料可否卖我一匹,我太喜欢了。”

辛月每匹布都多带了一些,也想和张氏丝坊结个善缘,便笑着说:“好,等丝织大会结束后,送你一匹便是。”

张绮娘闻言高兴的笑了起来,她也不是小气的性子,而且爹娘生了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中间只她一个女儿,她在家中十分受宠,便说:“谢谢你,我家也带了许多布料来,到时候你也随意挑,有喜欢的我便送你!”

等张家兄妹二人离开,宋氏便问辛月:“他们的布料如何?咱们可有胜算?”

辛月适才虽没进去,却也把张氏丝坊的布料细细看过,便说:“若论织工精致,许是他们还是胜我们一些,但若论布料的样式,还是我们的更新颖。”

宋氏她们听了辛月这话,这才安心了些。

等太阳高挂,坊内的灯笼都被熄灭,适才在门外查验各家丝坊文书的内监大人走进了坊内,走到高台之上,小太监摇着铃把个丝坊的人都招了出来。

辛月一人站在自家的彩棚外,其余人都在棚内,别的丝坊也是如此。

只听那内监大人说吉时已到,丝织大会便开始了,那高台之后的屋里等候多时的评委们便都走了出来,宫中的内监六人走在前,九州各有一个当地最大的绸布商人九人走在后,一共有十五人。

每人身侧还跟着一个端着台盘的侍者,台盘之上有一本薄册,一套笔墨,供这些人为各丝坊的布料打分。

一群人走到吉庆坊入口处最外围的彩棚,便开始一家一家的进去看布料打分。

吉庆坊外久候多时等着凑热闹的京城百姓见状叽叽喳喳的交头接耳起来,守着坊口的兵丁也不管他们喧闹,这丝织大会本就是公开的,只是怕人多涌入,评委们不好每家去细看布料,才拦了坊口。

等里面评委一一看过所有参会的丝坊布料,这坊口的兵丁便不会再拦着百姓,百姓便可进去自由的逛起来了。

等那些评委的册子被收起来统计好各家分数,宫中内监总管还会亲临宣布丝织大会入选贡品的布料与丝坊,百姓们都可以站在高台下观看。

京城的百姓应该是九州最富裕的百姓了,人群之中甚少有穿麻的,大部分都穿着精细的棉衣,还有不少甚至穿着绸衣。

挤在最前的便是个穿着绸衣的年轻男子,不知是谁家的少爷,身边还有几个穿着棉衣的随从护着他,帮他隔离了身后人的推搡。

他从容的探头望着吉庆坊内的情形,笑着说:“自年后,吉庆坊关了许久,上回来还是元宵节来看花灯呢。”

他身边有个容貌清秀的少女,应是他的丫鬟,回话道:“是啊,不过花灯好看,这布料有什么好看的,少爷还要天不亮挤来这里瞧热闹。”

男子听了这话抬手敲了敲少女的头,说:“你懂什么?花灯只能看个新鲜,这丝织大会可是能找见商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