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2(1 / 2)

加入书签

,辛家立时就热闹了起来,如同现代家有高考生一般,一群人都围着他转。

科举改革以前,府试要考三场,还是淘汰制,上一场出了成绩,考过了才可参加下一场,每场间隔三五天,耗时得用去半月之久。

不仅耗费朝廷的人力物力,家寒些的考生都是从乡镇赶到府城参考,不算路途,光是在府城半个月的花销都难以凑齐。

科举改革后,府试变成了连考三天后统一批卷,综合成绩取优者中。

这三天辛盛吃住都得在考场的号舍里,自然需得准备许多东西。

除了笔、墨、砚台、笔洗等文具外,从穿的衣服到门帘、铺盖,洗漱用的杯子、毛巾,照明用的油灯、蜡烛等等都得想着备齐全。

以前的考生还得自带锅具、碳炉与食物,考着试中间还得停下来自己煮饭吃,还好现在朝廷管饭了,虽然出身富贵的考生可能会觉得吃得不顺口,但对出身一般的考生来说可是省了大事了。

家里帮着辛盛收拾了一整天,多次查漏补缺之后才终于觉得没有遗漏。

因为铺子不能一关就是几天,不然客人老是来了就吃闭门羹,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人气就散了,所以家里只有辛长平陪着儿子去府城,再带着一个要去府城的染坊里学染线的宋惜娘。

为了防止路上有意外,县衙组织本县参考的考生提前两天就一起出发去府城,县衙有准备几辆骡车,但不强制考生坐,考生自己有车的跟在后面一起走便是。

辛家现在不缺钱,自然不会让辛盛去同别人挤在一处,辛长平单叫了一辆骡车,只坐了他们三人。

等到了府城随着大部队到了安置的客栈,辛长平怕万一他晚上打呼噜,影响儿子睡眠,耽误了儿子备考,还特意开了两间房,和儿子分开住。

辛长平交待辛盛在客栈待着,莫要出去闲逛,再才带着宋惜娘去染坊。

这染坊也是通过褚亮打听到的,一般的染坊都把染料的方子藏着掖着,便是学徒在染坊工作个几年,也不一定能学个全乎。

这个染坊却是皇家开的,进去得先考核,若是有天赋,没钱他们也教,只是学会了得给染坊工作些年,每月的工钱扣一部分抵了学费。

有钱交学费的,只要学成了,想留下来工作也行,想走也不强留。

听说是当年明相的建议,说农民田地少了,怕他们养不活自己,得给机会让有天赋的人学门手艺,所以许多皇家开的像是染坊、造纸坊、印刷局等,都会不藏私的教人学艺。

辛长平按着褚亮说的地址找了过去,染坊的门房老丈人很和善,听了他们的来意便去叫了管事过来。

管事的是个年长的嬷嬷,长得极面善,宋惜娘本来有些紧张的,但是瞧见管事嬷嬷的笑,觉得有些神似自己阿奶,一下就放松了下来。

管事嬷嬷见到宋惜娘,笑着夸了一句:“看着就是个伶俐的姑娘,跟着我走吧,不要怕,考核不难的。”

宋惜娘看了姑父一眼,辛长平笑着鼓励她:“惜娘放心去吧,我在这等你。”

宋惜娘这才跟着管事嬷嬷进了染坊。

染坊的门房老丈还请了辛长平进去门房坐,笑着和辛长平闲话道:“先生是送女儿来学染色的?”

辛长平摇头解释道:“是家中内侄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