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54 章 丧钟 如果真的有黄泉 (地府小剧场2…(2 / 2)

加入书签

连续送走两位亲近的长辈,若非庄子,谁又能鼓盆而歌呢?

太子这一个月,肉眼可见地瘦了很多。

他不好好吃饭。

从嬴政认识这孩子开始,路都走不稳的小豆丁就很爱吃东西,饿了就要嗷嗷叫,一刻也忍受不了,务必让周围所有人都知道他饿了,并且马上送好吃的过来。

一两岁的时候,天天都是按四五顿地喂,为了能让孩子多睡会,有空吃东西,早朝的时间都往后推迟了。

不仅喜欢吃,还喜欢琢磨吃,那头出现在他床边的倒霉熊,不就是因为长了熊掌吗?

什么橙齑茶叶葡萄酒,豆腐甜醋馄饨汤,胡荽石榴芝麻油……一年到头手没停过,嘴也没停过,路过棵野果树都要揪两个尝尝好不好吃。

可现在居然食不知味,勉强吃两口就不动了。

要不是因为有事要做,那两口他估计都不想吃。

嬴政也没有办法,道理孩子都懂,安慰别人的时候妙语连珠,道家的经典、巫祝的神学,融会贯通,从风霜雨露,说到星辰凤鸟,哄人哄得无比娴熟,聪明灵透得不得了,但落到他自己身上,全都不管用了。

若是崩溃大哭,嬴政还能让他靠靠,哭完发泄一下,说不定能好点,结果太子他却又不怎么哭了。

他只是不吃饭。

这比哭还麻烦。

外显的悲傷好歹流露出来,让人有安慰的余地,内积的沉痛却无法安慰,只能自我消化。嬴政很明白,他惯于如此。

从前总觉得这孩子与他性情截然相反,一点也不像他,但当太子真的像他时,嬴政却发自内心地觉得:还是不像为好。

“你不是答应了你曾祖母,要好好吃饭吗?”

“我在尽力。”

他花了足足一刻钟,很尽力地吃了一个豆腐包子。那种勉为其难的表情,简直令人怀疑他手里的东西到底是不是能吃的。

若不是他们吃的同样的食物,嬴政都要产生疑虑了。

“你这样,你曾祖母也会不安心的。”

“我知道,但这不是我能控制的。”李世民诚实道,“我感觉,我一点都不饿,再多吃一口,就要吐了。”

话说到这份上,那就真的无法可想了,唯有等待万能的时间,冲淡这种难以自控的哀恸。

嬴政便带着太子处理更多政务,转移他的注意力。

吞食赵国的时候,秦王就意识到秦国原本的官吏不够用了,如果依然用赵国本土的官吏,那从上到下政令都不通达,和楚国有什么分别呢?

选拔更多优秀的基层官吏,成了除却打仗以外,最棘手的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在多年前的雍城,平地摔的小太子就帮他解决了一半,当年那场气得嬴政麻木的架没有白吵。

如果一个受伤加哇哇哭,另一个心累到灵魂出窍,也叫吵架的话。

除太学外,各郡的郡学里已经储备了足够的俊杰,有些已经投放到各地干了几年基层了,还有些直升中央,平步青云。

在秦国原有的举贤制和法家等内部才有的考试选拔之外,秦王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提升了力度,大肆宣传并诏令各郡县考察推荐,每年至少举荐两个贤良的人才,进入咸阳考试,考核合格后任命为官,或者进入太学。

太学俨然成为了一个众所周知的官员孵化基地。

这跟察举制好像也没啥分别,果然政治制度都是一脉相承,逐渐流传变化的。

李世民毫无意见,举双手赞成。

秦王政十九年,燕国灭,燕王喜被俘。

二十年,秦王命李牧与王贲攻魏。

按照大事开小会的传统,就这几个核心人物聚在麒麟殿,对着地图做前期的准备和规划。

李牧问道:“此次攻魏,太子参与吗?”

“秦攻魏,如狼叼兔子,两位将军足够了,我就不参与了。”太子回答。

李牧又问:“那日后攻楚呢?”

第155章吃饭睡觉打魏国这小子是不是在指桑骂……x\hw\x6\.c\om(xh/wx/6.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