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35(1 / 2)
个儿都泡在醋缸里了。
赵贞吉花了相当多的精力用在调查生产民生,他读过朱厚烨的经济学著作,也曾追着朱厚烨催更,还曾专门研究过工厂和商业运作。但是他同样关注欧罗巴的人文思想。
这个过程也被清楚地记录在他的笔记里,就连他自己也在笔记里说,他的三观真的崩了一次又一次,以致于他不停地问自己:这片土地难道是被诅咒了吗?这么造孽的事,竟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最后他得出的结论就是:纯粹吃饱了撑的。
他甚至猜测,法兰西宫廷和贵族们之所以会那么疯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想证实天主的真实存在。
这种行为背后的逻辑就是:我不停地违反教义,教义上规定的不可以做的事情,我都做。如果我受到了天罚,就说明天主存在。如果我没有遭遇天罚,那么就有两个可能,要么天主不存在,要么一切都是允许的,教义也不过是罗马编出来骗人的,因为罗马做得更过分。如果教义是假的,那天主就是真的吗?
这种暗戳戳的心态,基督徒们就是在心头一闪而过都会忏罪,西迁的大明人也只能暗戳戳地想想,却不会自找麻烦。只有赵贞吉这个家伙,毫不畏惧。
他会先用纸笔记录下来,然后毫不客气地进行分析,最后附上自己的结论。
比方说,他在笔记中准确地注明,他听到的关于凯瑟琳·德·美第奇和他的儿子亨利三世的绯闻是在哪年哪月什么地点听到的,还分析了其中的可能性和传播者的心态。
这种记录可以在多本笔记中找到,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点。
后人可以根据赵贞吉的笔记看到当年荷兰街头对法兰西宫廷的八卦有多猖狂,以及舆论对法兰西宫廷,特别是法兰西王太后凯瑟琳·德·美第奇有多不友好。
这些笔记中清楚地记录着,法兰西人根本就不会维护他们的王太后,哪怕对方是他们的国王的母亲并为法兰西王室生儿育女,其中有七个长到少年或者成年,他们依旧视凯瑟琳·德·美第奇为外国人。很多人还用凯瑟琳·德·美第奇的血统说事,坚持美第奇家族连贵族都不是,只是意大利的暴发户,特别是有些大贵族出身的女性,她们甚至不屑于对凯瑟琳行礼。
这是赵贞吉访问过奥兰治女亲王夏洛特德·莱昂等常住无忧宫的法兰西贵族后得出的结论。
他的笔记记载了他与多位法兰西贵族的谈话记录。其中多位贵族都明确告知赵贞吉,关于凯瑟琳·德·美第奇的流言,很多都是法兰西贵族自己放出来的。
赵贞吉分析,凯瑟琳·德·美第奇对儿子亨利三世的特殊态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亨利三世是她仅剩的笃信天主教的儿子——她当时仅存的两个儿子中的另一个弗朗索瓦选择了新教阵营。
因为亨利三世是天主教徒,跟弟弟相反,俨然成了母亲唯一的依靠,所以凯瑟琳对这个儿子格外宽容。可是她的性格早已定型,她对亨利三世越是宽容,对其他人就越发严厉。
赵贞吉没有排除凯瑟琳毒杀孔代亲王妃玛丽·德·克莱夫的可能性。但是他分析了当时一系列流言八卦背后的政治博弈,以分析欧罗巴人的思维逻辑。并在后来的笔记中提供了更多的资料进行佐证。
他留下一段名言,被后世谍报系统视为黄金法则:如果对市面上被狂热追捧的流言和新闻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你就有九成七的可能得到准确的情报,甚至能预测未来。
第697章 赵贞吉的困惑
赵贞吉用他的学说很早就预测出, 法兰西国王亨利三世的王后来自于洛林家族,鉴于洛林家族嫡系没有合适的女性,这位未来王后很有可能是洛林家族的旁支。
这个预测在半年后得到证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