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3(1 / 2)
消息:「有没有你的照片?」
温如琢以为她是要查验这次活动的真实性,她没有自拍的习惯,但幸好同行的人拍了几张她的照片,她发过去,只收到对方一个冷淡的“嗯”。
随后是更疯狂的砸钱。
在她看来,这位女粉丝是个言语冷淡,但在行动上,对公益非常狂热的热血青年。
中午简短的聚餐完毕,温如琢恰好接到了南城大学的面谈电话。
段梅英开车送她去,顺便关心她感情生活。
人上了年纪总是喜欢催促,温如琢苦笑着摇摇头,直言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段梅英皱着眉头道:“你都二十八了,还没想法吗?”
“我认识好几个年龄和你合适的,回头周末有空见见。”
“周末我可能要去戏剧院看看,这事回头再谈吧。”温如琢打开车门飞速下车,笑着打哈哈,“预祝我今天面试顺利吧。”
面试比想象中的要顺利,除了在最后签完合同以后发生了一个不算愉快的小插曲。
校长助理温声告诉她:“温小姐,我们学校有联合培养的项目,凡是在我们学校新入职的老师,都需要参加为期3-5年的定向培养。”
刚刚谈合约之前,并没有提到这一点。
温如琢微微皱起眉头问:“去哪儿?”
“港岛。”
“那不可以。”她立刻拒绝。
“为什么呢?港岛要比南城发达许多,在那里我们有专项的房补车补,很多新老师选择我们南城都是因为这个项目。”
校长助理有点不理解地看着她:“是您对港岛有什么特殊的说法吗?”
“签合同之前,您并没有和我说有这项培养,我想,我应该有权利拒绝。”
“合同上写了。”校长助理指着最下面一行极小的字说,“合同履行期间,乙方有权利为教学工作到各个地区学校进行学习参观。”
被资本家摆了一道。
温如琢冷着脸问:“毁约要赔偿多少钱?”
“何必上升到这一步,如果您实在不愿意,呆着三五个月有了新老师我们就把您换回来。”校长助理劝她,“港大不差的,有了这段经历回来以后直接升职称,何乐而不为呢。”
“新来的老师基本都是奔着这个项目,我以为您也是,这才没特意说。”
回去以后温如琢找段梅英问了一下情况。
段梅英说这个项目是这几年才有的,南城这两年发展尚可,南城大学作为城市代表,也拥有了更充足的资金,于是自然而然就有了这个吸引生源的政策。
听起来,是她多想了。
思虑再三,温如琢还是答应了这份工作。
她站在路边望着远方,眼前似乎出现了维多利亚一望无际的海湾,那是繁华如昼的港岛,是金子造就的一片难忘港湾。
那么,她终究要踏入这片土地吗?
就像冥冥之中的一切注定,有些人,天生该相逢。
另一边,港岛CBD核心区,周思珩长身挺立,站在巨幅落地窗前。
窗外倒影是三座如高塔耸立的写字楼,年前他将嘉恒控股迁入这里和恒庭并列,至此,这片坐落于港岛繁华区的土地,成为他名副其实的周氏集团。
周澍嘉进来打趣他““呦,这么晚了还没回去,周大总裁可真够敬业的。”
“我有什么地方可回?”
周思珩转身看他,漫不经心地散漫。
“我的bb又不在这里。”
周澍嘉取下开瓶器,自然而然在他酒柜里挑一瓶年份最好的上等酒,“砰”的一声,瓶塞弹出,他倒了两杯,一杯递出去,意味深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