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9(1 / 2)

加入书签

外依然要穿着厚厚的棉衣,棉服不够,枢密使只能干着急。

皇帝指着兵部尚书递上来的奏报对内侍说:“朕先前说什么,骄兵必败!”

内侍羞愧:“奴婢没想到北方那么冷。”

皇帝:“长城以北跟江南鱼米之乡似的,就不是我们日日严防死守,而是东北的契丹担心我们北上。”

内侍试探地问:“陛下说过几次,秋日契丹兵强马壮,高丽士兵想必也会枕戈待旦,陛下真要秋天出兵啊?”

皇帝:“倘若万事俱备,秋天打也无妨。可惜此时什么都缺。待天时地利人和再议。”

不过皇帝认为的“人和”同薛理不一样。他认为是兵将一心,薛理认为上下一心。

是以,那日回到家中,薛理就告诉林知了,契丹和高丽结盟,趁着边关百姓过年庆祝之际假装商队土匪入关烧杀抢掠,导致边关百姓死伤无数。

后来薛理故意连续多日不曾前往丰庆楼和仁和楼。果然食客忍不住问林知了,薛大人又去外地查案了吗。林知了就说边关出事了,各府衙都很忙。

夫妻二人不担心此事传扬出去,皇帝令人查谁走露了风声。因为可以推给往边关走货的商户。

由于高丽乃藩属国,高丽人入关抢夺,好比儿子打父亲,堪称大逆不道。林知了还没说完,许多性情中人拍桌而起,大骂高丽狼子野心,大骂契丹阴险狡诈。

林知了怀疑她再撺掇几句,这些人敢去堵宫门,逼皇帝出兵。

此时不宜出兵,薛理也同林知了提过。前一刻熄风点火的林掌柜又赶忙劝众人消消气,说行军打仗非同儿戏,就是要打也要准备军需。随后又劝前往北方走货的商户,近日别再靠近边长。

林知了又令伙计多听多看,兴许可以听到同契丹和高丽有关的消息,令管事的留意有没有食客南下。

食客从未想过朝廷会吃败仗,待此事传遍全城也无人因为朝廷有可能同高丽、契丹开战而变卖资产举家搬迁。

春去夏至,忙假前一日,皇帝在两仪殿书房召见几位朝廷重臣和薛理。

两仪殿书房外只有皇帝的心腹内侍一人,殿内除了皇帝仅仅五人,比三个月前议政的人少了一半。

此次自然是商讨如何讨伐契丹和高丽盟军。

兵部王尚书率先开口:“陛下是想秋季出兵?”

皇帝:“不是朕想不想。倘若春节期间的挑衅是试探,朕一直按兵不动,契丹会不会认为朕胆小怕事?你说今年秋季丰收时节,契丹会不会再次闯关掠夺?”

以前王维卿不甚了解契丹,近日多方查探,他不得不承认薛理多年前说的那句话——畏威而不怀德,对极了!

皇帝嫌他优柔寡断, “薛卿,说说你的想法。

薛理:“近几十年百姓安居乐业,无论坊间还是国库都积攒了许多钱财,在外敌看来我朝上上下下都是一块肥肉。一旦同契丹和高丽联军打起来,东南弹丸小国也敢趁机咬上一口。以臣愚见,工部这些年攒的火/炮和弓箭拿出三成运往各地。”

皇帝:“余下七成运往幽州?”

薛理:“亦或者从运往各地的三成兵器中拿出一些戍卫京师?”

枢密使:“小小的契丹和高丽需要七成火/炮?薛大人——”

薛理打断:“大人有不同意见可以上禀陛下。你要说服的人是陛下,不是下官!”

枢密使噎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