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23(1 / 2)
监察御史带着东宫禁卫出城查贪腐。
清明过后,皇帝颁布诏令!
此举堪称石破天惊!
第二日京师各地奏折像雪花一样飞入皇宫。翌日是京郊奏表。再一日是京师百里外各州县奏折。
皇帝翻开看一眼就扔到一旁。
此时大理寺卿也想上折。他上表前想起薛理名下定有许多土地,就找薛理商议此事,本意是希望薛理当出头鸟。
薛理问他信不信得民心者得天下。
大理寺卿不假思索地说“信!”
薛理告诉他,年前皇帝收到一把万民伞——太子告诉薛理的。如今军中兵将俸禄极高,陛下有民心有兵权,你的反对不能令陛下惧怕,从而收回成命。
薛理又提醒他,下去历练的贡生都等着安置。
言外之意,你不干有人干!
大理寺卿因此想到皇帝有可能“杀鸡儆猴”,亦或者“敲山震虎”,顿时惊出一身冷汗。是以大理寺没有流出一本反对的折子。
五日后,许多仕子到皇宫门外举纸反对,纸上引经据典,阐述为何要优待官宦士大夫读书人。
皇帝令禁卫守住宫门,只要他们不冲撞宫门,随便他们怎么闹。
京师各地百余名读书人连举三天,皇帝和太子都没出面。
血气方刚的读书人气性大,在宫门外打地铺,准备同皇帝耗到底。
与此同时,五位监察御史先后抵达京师。抢占百姓土地,强抢民女,卖官鬻爵等罪大恶极的十几人也被秘密押至京师。
三日后,宫门外,午时三刻,金吾卫押着那十几人出现,身后跟着刽子手!
身着甲胄的金吾卫把闹事的读书人同这些人隔开。
内侍宣读罪证后,斩立决!
许多读书人平日里远离庖厨,没有碰过剪刀,以至于这辈子都没见过鲜活的人血。
十几个人头落地,所有读书人脸色煞白,紧接着晕过去三成。
金吾卫和禁卫都冷眼旁观。
人砍后被拉走,地面上的血无人清洗,许多血液便流到读书人晚上睡觉的地方。
读书人不想灰溜溜离去,又不敢直视鲜血,便浑身颤抖地瞪着眼睛看着无动于衷冷酷无情的金吾卫。
今年皇帝刚提上来的礼部尚书出面,令人记下众人的名字。
书生不敢报姓名。
小吏故意说:“都敢逼陛下收回成命,不敢自报家门?”
年轻不受激,立刻报上姓名。
翌日午时三刻,这些人的名字被贴在菜市口,六年内不许参加科考!
消息一出,人心散了,百余人的队伍只剩十几人,这十几人就去大理寺告状。
薛理出面:“都是饱读诗书的成年人,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敢做就要敢当!”
有人就说他们受人蛊惑。
薛理:“有证据吗?没有证据本官无法立案。如果是真的,本官很同情你们被人当枪使。既然可以去宫门外令陛下收回成命,难道你们还怕他们?”
有人就问薛理此话何意。
薛理:“你若听不懂,本官劝你老老实实回家种地!将来侥幸高中也会死于非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