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86(2 / 2)

加入书签

林知了叫厨子和徒弟们尝尝。

厨子小心夹一块,刚咬下去就听到“咔嚓”声,外酥内软还拉丝。甜甜的苹果裹着糖衣,照理说应该甜的齁心,然而并没有。

薛瑜一边拉丝一边说:“三嫂,这个好吃。我们可以卖吗?”

林知了:“现在不行。苹果太贵!”

薛瑜想想仁和楼的定位,什么便宜卖什么:“那杏呢?”

“你给二牛十文钱,叫他去路口买几斤。”林知了朝厨子看去,“现在的杏便宜,你们用杏练习这道菜!”

厨子们连连点头。

林知了想想今年没有加新菜,“我再准备两道菜吧。”

俞管事:“香酥鸡吗?”

林知了微微摇头:“香酥鸡耗时长,成本高,多数食客都不舍得买,不适合仁和楼。你去拿红枣——”又指一个厨子,“挖一碗糯米粉。”又叫徒弟剥花生。

网?阯?F?a?布?Y?e??????????€?n???????????????????

厨房人多,食材齐全,不过一炷香他们就把林知了所需的东西准备好。

林知了要做的是夹心红枣,又名“心太软”,还有老醋花生。

这两道菜做好,天快黑了,林知了和薛瑜吃点东西就驾车回家。

林知了走后,厨子们感叹,只是一道老醋花生就能撑起一家小店。

徒弟闻言不禁说:“卤猪下水也能撑起一家店啊。”停顿一下,又说,“等我四十岁,我攒了钱买了房,就去卖卤肉!”

厨子想想以后:“我要收几个徒弟,他们赚钱养我,我给他们照看孩子!”

徒弟说:“不如我们买到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

几个太监厨子觉得可行。

宫女厨子互看一下,也决定买到一起。

被林知了提上来的俩厨子正是原先外请的两名伙计,他们闻言忍不住问:“你们买到一起,我俩呢?”

俞丫:“你们家房子小住不下,城里的房子贵买不起,依我看,不如和我们一起去城外买地建房。在东边安家可比去城南近多了。”

女厨子摇头:“不行。城门打开,店里都忙起来了,他们赶不上早饭。”

俞丫:“上午他们帮忙和面,晌午多做几个菜就补回来了。”

女厨子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是不是要问问掌柜的?”

俞丫失笑:“这话说的好像我们明天就能买。钱存够了再找掌柜的也不迟!”

想到赚钱,厨子们干劲十足,接下来几日,每到下午洗碗工走后他们就试新菜,直到薛理和林飞奴回来夸好,他们才削竹签,把这三个菜加进去。但拔丝苹果写的不是苹果,而是拔丝水果!

推出去没多久,学堂放假,每天晌午都有一群小公子小姑娘不畏酷暑跑到店里点这几个菜。

仁和楼每天晌午热闹的像捅了孩子窝。

由于仁和楼半年不曾推出新菜,许多人认为林知了没招了。这回一次三道菜,也没人私下里胡说八道。

秋收冬藏,又到了一年吃酸菜的季节。

往年林知了用酸芥菜做酸菜鱼,今年除了芥菜做的酸菜,还有酸白菜和酸萝卜。酸萝卜煮鱼也大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